首页
> 人力资源 > 兵工英才

张甲涛——新时代工人代表

发布时间:2011-11-07

张甲涛,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技能带头人,车工高级技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求知欲望,在学习、创新中升华

在生产一线工作20多年的张甲涛,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那是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到装配工房参观学习,在现场,因为一个零件精度超差,使得装配工人们反复拆装、修磨,花费很大功夫。他想,如果,加工出的产品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那要浪费多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他决心要使自己所加工出的件号,件件合格。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结合本职工作,长期坚持自学专业知识,一有机会,就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高新技术知识学习班,他的工具箱里,始终放着《机械加工手册》、《车工工艺学》、等书籍。利用业余时间,他还学完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工差配合》等书籍。他拿出一部分积蓄,购买计算机、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书籍,逐渐掌握了先进的加工理论和计算机软件的运用。通过刻苦学习钻研,张甲涛练就了一身过硬技术本领,熟练掌握了车、铣专业各种高难度的加工技术。由于他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使他具有准确的识图能力,尤其是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性能和切削刀具的选择具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细长轴、蜗杆及深孔、薄壁、偏心、畸形等零件的加工都形成了他的拿手绝活,其中多项经他革新的关键工序加工工艺,已经做为分厂的作业指导书用于生产。

知识价值,在工作中淋漓体现

他把知识转化成技能,运用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如在加工某产品同心套时,由于直径大,长度长,壁厚不到6毫米,要在普通车床加工这样的深孔,困难是非常大的。以往加工成品率较低,他在接到加工任务后,决心对这一产品进行攻关,认真消化图纸、工艺,查阅有关资料,自制了一套夹具和相关的刀辅具,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而且将良品率提高到100%,仅此一项,每批产品就节约加工费用和原材料6万余元。

在某产品的试制生产中,其中有一关键件号属长丝杠,外径Ø50,长900㎜,螺距0.02㎜公差,全长累积0.04㎜公差,中径最大椭圆度0.015㎜,牙形角公差18',中径锥度0.05㎜公差,该件号一是自身公差等级和光洁度要求高,二是受机床精度影响大,加工十分困难,分厂把这个复杂的工件交给张甲涛。他一方面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反复斟酌;另一方面分析工艺,制定可靠的加工方案。最后,他自己动手,调配机床,选择最佳的切削速度和切削用量,更为关键的是他在刀具刃磨上煞费苦心,从刀具的几何形状、几何角度,到刀具的粗糙度、刀刃的锋利度、排屑的流畅性、包括润滑液的粘稠度、冷却性能等多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在实际操作中,他又细心观察,分析总结,不断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奋力拼搏,他在普通车床上,以其精湛的技术出色的完成了加工任务,受到公司领导和驻公司军代表的好评。

技能展示,在责任意识中增值

张甲涛以精湛的操作技术,多次参加车工技术比武,并取得优异的成绩。19956月,在湖北省兵工青年技术比赛中荣获车工第一名,被授予“湖北兵器工业青年技术能手” 称号。同年9月参加由劳动部、共青团、兵器工业总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兵器工业青工技术比武中,以实际操作第二名被授予“兵器工业技术能手”称号。19964 月又被授予“兵器工业技术能手”称号。19978月在参加湖北省组织的车工技术表演中被授予技师高技能表演“东风杯”荣誉称号。20058月参加“湖北省华中数控·江山杯”车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

他身怀绝技又乐于助人,由他“传帮带”,带出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提升公司整体的车工技术水平。

张甲涛把自己融入企业的发展中,以他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加工经验、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为江山公司的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效益,也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赢得了空间。(王秀峰)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