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力资源 > 兵工英才

出“专利”的蓝领技术能手——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江麓公司高级技师唐银波

发布时间:2011-09-08

一线工人也能申请到国家“专利”,这着实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下吃了一惊。平常看电视看报纸,说某某“专利”什么的,似乎与大家的工作生活离得很远,这会儿身边出了个蓝领技术能手居然还申请到了国家的“专利”,怎不叫人吃惊!

申请国家“专利”的蓝领名叫唐银波,他是该公司的一名铣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14年来,唐银波勤学、勤问、勤想、勤练,以技术立身,立足本职岗位攻关创新,破解科研生产难题,成为铣削领域的佼佼者,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省五四青年奖章、省技能大师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

说到唐银波申请的国家“专利”,熟悉他的人一提起这个“专利”就连连称绝,“‘专利’还是被逼出来的呢!”,原来这个“专利”是一种薄板工件的真空夹具,千万别小看这个真空夹具,目前它已经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逾千万元。作为国家863计划“高压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技术研究”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江麓与北京某研究院合作研制航天钛合金电池极板,要求在直径180㎜,厚2㎜、1.5㎜、1.2㎜三种规格的纯钛板材料上单面或双面加工出深0.5㎜、间隔宽度2㎜的纵横交错共80条等距槽,且槽深误差不得超过0.1㎜,加工难度非常的大。

该研究院曾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尚无一家满质量要求的生产单位,与江麓合作,北京的研究所会有所顾虑吗?这个研制任务最终落到了唐银波手中。唐银波此前从没接触过。还是那股子钻研干劲,唐银波被逼到了的纯钛板材料上,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工作上的挑战,更是一个新技术领域开荒播种的机会。经过反复试验,唐银波发明了一种薄板工件真空夹具,成功地破解了极板加工应力变形量大、质量不易稳定控制的钛板技术难题。

这一下,北京的研究所彻底折服了。经江麓研制的三种规格极板最终取得了在法国进行的失重飞机飞行试验的成功,现已正式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此项目获得了集团公司创新型QC成果一等奖,唐银波还专门为自己发明的薄板工件真空夹具申请了国家“专利”,并最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江麓也由此成为了国内首家通过工业切削加工满足此类产品质量要求的生产单位,实现了批量生产,创造经济价值逾千万元,为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说是国家“专利”,唐银波却没有独自保留,而是无私地献了出来,他手把手地教会全班员工,让“专利”发挥出更大作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唐银波发明的这个薄板工件真空夹具安装容易,操作方便,效率高,大多数班组员工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此项加工技巧,良品率达到了100%,该公司领导连连树起大拇指夸赞唐银波:一个大能手,带出全班多个小能手。

是什么让唐银波一次又一次破解科研生产难题的呢?简单地说,是理论联系实际,是知识在实践中的创新运用。唐银波擅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他学以致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每年,唐银波都有10多项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项目提交公司,近两年来,经唐银波参与和攻破的多项科研攻关产品电器大多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批量生产,如北京奥运会上使用的奥运礼炮车电磁制动刹车系统刹车片加工工艺改进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项目,当奥运礼炮成功鸣响时,其中也饱含了唐银波等诸多江麓员工的辛苦和奉献。

在唐银波身上还有很多的故事呢!下面再说一个与技术革新有关的故事。在江麓承接的某工程车辆电传动装置中有一个程控盒外体,此盒体体大形状复杂,内腔圆弧面多,过去加工此类产品都是在公司一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生产,由于刀具需要频繁更换,加工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很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为攻克普通铣床和小型数控铣床能否加工此类复杂产品这一工艺难题,公司想到了唐银波。接手任务后,唐银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多次试制加工中总结发明了“近圆加工法”,即以小直径立铣刀结合盘面铣刀获得大圆弧成形面的一种加工方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不但扩展了普通铣床和小型数控铣床的加工能力,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使公司加工此类产品由每件2000元的制造成本下降到了600元,降幅达到70%以上,为公司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

工作14年,唐银波始终认定一个理:作为一名新时代技术工人,只有用知识立本、技术立身、品德立行,立足岗位成才,才能演绎精彩人生,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发展。唐银波先后带过8名徒弟,可谓名师出高徒,一带一个准,徒弟们个个都成为了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他所带的班组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夏阳)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