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力资源 > 兵工英才

“福星”念安全“真经”——记湘潭市安全管理“先进个人”江南集团张福良

发布时间:2012-09-10

一个满脸福相,中等身材,眉宇之间透着一股硬朗、自信之气,他就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集团嘉华公司督导员张福良,人称“福星”。作为一位具有30余年资历的安全工作者,他3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步履铿锵地行走在安全战线。集团公司、湘潭市、公司等“安全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是他“爱安全”、“干好安全”的亮丽“注脚”。

科学管理之道,让“安全”两字深入心中

多年来,善于思敏于行的张福良坚持以多种方式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利用班前会、周一例会、公司作业会、安全专题会等形式,逢会必讲安全。在会上,注重创新安全教育方式,让员工结合自身体会讲安全,让做得好的个人和班组介绍经验;让有严重违章的甚至出了事故的员工谈教训、讲打算,进行现身说法。

为了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他制定了班组长岗位考核评价体系,按月将考评结果张榜公布;他主编了《班组安全学习资料》,组织班组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他在生产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提醒员工“遵章守纪我自律,安全健康我受益”的意识;他着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防事故演练、白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等活动,提升了员工岗位技能和预防事故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张福良发现,产生事故的原因一般与个人情绪波动、家庭矛盾有直接的关联。为此,他经常找个别员工进行谈心,还不定期的召开家属座谈会,聘请家属担任编外安全宣传员。对那些有情绪的司机,必要时调整出车行程,千方百计降低事故风险。

一系列安全举措使当年张福良所在的江南集团运输公司的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运输公司多次被评为湘潭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江南集团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完善规章制度,让安全有章可循

无规矩不成方圆”。整章建制,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动脉。基于此,先后被调到江南集团5家单位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张福良,根据单位的不同特点,把安全工作的整章建制摆在了首位。对行之有效的制度就汇编成册,不够完整的就补充新的内容,没有的就重新制订。如所属民用公司新购置了一台悬臂吊,没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上存在隐患。他就查找资料,找内行征求意见,订出了16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管理工作有规可依,员工操作有章可循。

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有了制度,还必须强化执行制度的力度。每当运输公司出车前,张福良对车辆都要进行例行保养检修,不合格的就不能带“病”上路。每周周末车辆出大门之时,他都要组织相关人员站在门口,对车辆的灯光、雨刷、转动轴、刹车、方向机等安全机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尽管规章制度制订比较完整,各项检查做的也比较细致。但有章不循,有规不守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记得在张福良担任江南集团运输队队长的时候,一次,他带车队送产品到千公里之外。在中途吃饭时,他发现一个司机偷偷喝了2小杯白酒,除了当面批评外,还严肃地提出由一名备用司机开车。事后,运输队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至此之后,他所带的运输队司机再没出现过喝酒驾驶。

安全工作无小事,要从细节做起

安全工作是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善于抓细节的张福良尽量做到亲力亲为。在民用公司工作期间,他始终坚持“三勤”:一是嘴勤,逢会必念“安全经”;二是腿勤,不分白天与夜晚,不分节日与假日,只要有员工上班,他都会到现场巡查,掌握第一手情况;三是手勤,及时动手消除隐患。那是一个夏天的星期日,他按照日常习惯,对生产现场先进巡查,突然发现两台设备接地线断了。当时,他脑子猛然一闪,“要快点抢修,万一有人不小心踩到了,那可是会出大事的”。一个电话,电工很快到场了。他做起电工的“下手”,5分钟之后,接地线接好了,预防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他那颗紧绷的心不再悬着了。

在安全管理难度最大,工作最重的运输公司工作期间,张福良经常主动请缨带队进行长距离运输产品做试验。每次出车前,他把驾驶员、押运员、随车维修人员都集合在一起召开出车会,进行思想动员;行驶途中,分早、中、晚三次对车辆技术状况和产品装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总结了一条经验,带队者必须坐最后一辆车,主心骨在后,可防止车队因你追我赶,随意超车导致事故发生。每当这些急、难、险、重任务完成后,有的驾驶员就风趣地夸张福良是个“福星”。这时的张福良,总是呵呵一笑说:“是我们坚持预防第一,才保证了安全第一。”(赵娟 李鄂)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