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责任与创新 > 管理创新 > 合理化建议

“小点子”催生“大智慧”——江山重工集团开展合理化建议掠影

发布时间:2013-01-28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集团公司员工共提出8293个“金点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而且有效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生产经营的难点问题,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277万元 。日前,公司2012年度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揭晓,公司全年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7283条,参与率为92%,采纳4103条,采纳率56%

激励:从“幸运”观众到上千元奖励

公司为推进全员参与改善活动,以合理化建议工作为平台,从被动参与向主动改善转变。以前,员工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只有10元钱的奖励。如今,公司设立了合理化建议优秀提案一、二、三等奖。员工的一个“小点子”最高可以奖励4000元。

以前,有什么合理化建议,职工写到纸上基本就算完成了任务。效果怎么样,采用了没有,少有人问津,到了年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可以成为幸运观众,参加抽奖活动。如今,每条合理化建议,从立项提出到最后采纳实施、表彰奖励,所有过程和结果,一清二楚。如果公司采用了,就会得到一张绿卡,得到100元的奖励,如果本部门采用了,就会得到50元的奖励。如果符合合理化建议的三要素,同样可得到10元的奖励。

以前,为了完成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基层单位甚至会以命令的方式,完成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员工写成的合理化建议也是敷衍了事。如今,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会受到层层筛选:必须有创新点,必须是员工主动提出,必须实用,“金点子”的含金量大大提高。

创新:以课题的方式实现建议成果

如:分公司十三分厂,针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以专项课题的方式,实现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他们从价值较高的整体硬质合金铣刀、粗加工刀片消耗大及数控刀片二次利用入手,利用现有数控磨刀机,对刀仪等设备资源进行立项攻关,通过试制、检测、试用、小批量生产到小范围应用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自制整体硬质合金铣刀”项目,全年制作各种规格的整体硬质合金铣刀90余把,每把合金刀可节约成本50%,共节省刀具采购成本10万余元;“自制普通高削刀代替数控面铣刀片”项目,共制作7套高削刀盘和刀柄,每装刀一次可节约数控铣刀片8片,累计降低数控刀片1000余片,降低刀具采购成本1.6万元;“数控刀片复磨”活动,让刀片“延年益寿”,复磨刀片100片,二次利用效果明显,节约成本8000余元。

参与:一线员工主动投入

 “建议明星”杨树德是分公司十五分厂钳工班班长,2012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52条,采纳实施了15条,涉及到改善工艺、工装夹具、设备等方面,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使他切实感受到为企业创造了效益的自豪,发自内心地认同合理化建议工作,自觉地推进合理化建议工作。

杨树德通过自主自制转运托盘,添置转运工具,使现场物流得以规范;通过自制挡铁屑防护罩,解决了对年来现场铁屑飞溅的现状。去年8月份,王淑德针对某产品零件的加工工序提出了改善建议,该零件工序要求钳工对3个方孔的12个直角进行清根处理,这是个5mm厚的钢板,大家可想而知我们钳工在修锉直角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加工时间长。他建议由插床来加工这12个直角,插床一次可装夹多个零件,插刀的加工效率比工人修锉要快的多。此建议经采纳实施后,加工直角效果好,缩短了工作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杨树德最大的体会是,一线职工提出的创新最简洁也最实用。

日前,合理化建议已成为公司每一位员工参与日常管理、参与现场改善的良好平台。(苍丽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