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力资源 > 兵工英才

勤劳双手“焊”出精彩人生——记河北省技术能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晋西集团技能带头人李顺泽

发布时间:2013-10-15

  7月的石家庄,桑拿天当道,闷热难耐,气温高达36℃,人坐着不动都浑身冒汗,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可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晋西集团河北二机热表处理分厂车间里,一位头戴面罩、捂着厚实工装的师傅,拿着焊枪在飞溅的焊花中忙碌着,全然不顾周围闷热的环境和早已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他就是李顺泽。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李顺泽从普通电焊工成长为技术能手、技能带头人,用勤劳双手"焊"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锲而不舍 苦练焊接技能

  工作之初,李顺泽是动力分厂一名电焊学徒工。当时动力分厂主要承担着动力检修和管道锅炉维修的任务,对焊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焊接得结实、不漏。跟师傅学了一段时间后,李顺泽尝试着独立操作,第一次自己焊管道,自我感觉良好,谁知一试,水漏了一地,引来众人哄堂大笑。天性要强的李顺泽顿时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证明给别人看。

  为了学好焊接技能,李顺泽不仅跟自己的师傅学习,一有空还跑到别的师傅那儿取经。他想,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绝活儿,要学就学全套的。苦活儿累活儿他总是抢着干,师傅们见他勤奋、一点就透,也都愿意带着他。就这样,李顺泽苦练焊接技能,厚厚的工作服被飞溅的焊花烧穿,皮肤上烫出了大大小小的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焊件得到了师傅们的夸赞。不仅如此,李顺泽还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自学的专业知识,经常进行小改小革小创新。在一次大修10吨蒸汽炉时,800多根水冷壁管严重破损、堵塞,如果换新蒸汽炉,公司将花费上百万元,如换水冷壁,则锅炉筒体有可能变形断裂。李顺泽经过研究,大胆采用跳焊法保住了筒体,800多根水冷壁管1600多道焊口一次试压成功,为公司节约成本20余万元。

  勇于创新 攻克技术难关

  2012年,河北二机接到北京某企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车架的项目,李顺泽被选为项目组主要成员,负责将韩国进口的样车车架转化成中国制造,这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看懂图纸。由于北京企业通过网络寄来的电子图纸都是3D模型,高中毕业的李顺泽为了看懂数模下足了功夫,每天抱着书籍查资料,在电脑上反复研究。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他看懂了图纸、研究透了产品构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和同事们通过技术攻关圆满完成项目,精度不次于韩国电动汽车架,得到了北京企业的赞许,为公司赢得了荣誉。这样的挑战和攻关不胜枚举。

  在拓达公司工作期间,李顺泽是QC革新小组成员,担负着关键零部件的焊接工作,他多次改进工艺,使门泵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大为提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汽车铝合金门板的生产中,焊缝开裂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经过反复的技术论证,李顺泽提出改用另一种焊丝,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门板生产的难题。

  2013年,公司大力开发长城汽车焊接件,承接了长城汽车011、041、C20R(车型)后备胎支架的开发工作,李顺泽勇挑重担,成为项目组主要成员。由于汽车件大多是不规则的形状,焊接中容易变形,尤其是后备胎支架焊接支臂变形问题一度困扰着开发进度。李顺泽与同事们连续多天加班到凌晨4点多,进行了无数次的试焊,总结出了合理的焊接顺序,并对焊接夹具进行了反变形调整,在焊接时有效地控制了焊接线能量,最终将困扰开发进度的瓶颈解决,使试制产品达到了设计要求,得到了长城公司汽车研究院的认可,为公司下一步批量供货奠定了基础。

  知恩图报 热血带出硬团队

  这些年,军工企业效益低迷,以李顺泽的技术,跳槽后工资翻倍不成问题。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顺泽深知,他能有今天,都是企业培养的,他怎么能在企业困难时撂挑子走人呢?他必须用爱岗敬业、全身心奉献回报企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顺泽说,是企业培养了他,他掌握的技术更属于企业,他必须释放更大的能量回报企业,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企业带出一批技术过硬的焊工队伍,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上的尖子、行业上的状元。看到企业铆焊人员短缺甚至出现断档,李顺泽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办了焊接培训班,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制定了详细的焊接培训计划,使数名焊接技校生掌握技能、扎根岗位,成为公司焊接队伍的中坚力量。

  2013年,由于技术过硬、工作突出,李顺泽被评为集团公司技能带头人,这让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里的感恩更深了。(顾风睿)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