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责任与创新 > 管理创新 > 精细化管理

精益求精显神通——“辽通塑料”引领北方华锦精益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10

  近两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辽通公司塑料分公司精益管理成效显著:5S管理使厂内环境整洁、定置化无处不在;看板管理让职工工作有目标、各项管理变简捷;标准化作业让企业减少浪费、节本增效工作成效显著;合理化建议实现持续改善,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2012年,做为华锦集团唯一的精益生产示范区,塑料分公司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集团公司的检查验收。

  华锦集团是以石化产业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做为提供编织袋产品的附体性企业,塑料分公司何以引领北方华锦精益之路?

  抓好“精益”学习是根本

  深入学习、领会实质是关键。常言道,“知其然,才能所以然”,要想做好精益管理,必须先要吃透“精益”精神,树立“精益”思想。塑料公司每个周四都要安排90分钟的学习时间,组织段长以上管理人员集中学习、领会、消化精益思想,对基层员工则是利用班前会反复学习《如何彻底排除现场浪费》等知识。

  两年来,塑料分公司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1413人次。而在经历了灌输学、坚持学、自觉学、主动学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之后,学习的成果也日益凸显。目前,精益思想在塑料分公司每个干部职工头脑中都有深刻认识和理解,人人都能自如地运用拉动式看板了解目标,组织生产。工作中现场等待全面缩短,棚膜母料等生产流程科学简化,产成品库存大幅降低,企业上下基本掌握了精益应用技能,为全方位推行精益工具提供了保障。

  用好“精益”工具是关键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更加快速地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改善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精益管理既是一种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塑料分公司在深入学习精益思想的基础上,大力实践应用价值流分析、TPM全面生产维护、零库存管理、5S与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等各项精益工具,确保了精益管理落到实处。

  他们充分运用价值流工具,减少浪费,优化资源。通过利用价值流分析,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影响效率的浪费环节。现在只要是计划员输入指令,班组就能在内网即时见到任务单并组织生产。过去以老大难著称的产品换型工作如今只需以分钟计算就能及时完成组换。

  充分发挥TPM全面生产维护工具效能,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各车间全部建立设备故障情报卡,要求操作工每天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定期统计分析类型,研究解决办法,MTTR平均维修时间同比大幅降低。

  狠抓零库存管理,优化资金占用。从2012年3月份开始,塑料分公司全面实施《关于实行存货统一管理制度》,执行不同阶段和不同产品、物质库存不同定额。按此要求,事前由经营计划确定生产、采购定额;事中由周调度会进行通报、预警;事后对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分析。取消了车间二级保管,对库存物资实施红、蓝牌战略,解决了物资库存信息不畅及资金占用过高等现象,初步达到库存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目标。

  做好持续改善是“法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善是实施精益管理的根本原则,也是塑料分公司由最初在生产管理系统的“精益”逐步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及各项管理体系“精益”的实践过程。

  在班组数据表单化的基础上,针对班组成本偏高的问题,他们又通过实施单项物耗成本目视化管理,制作了单项物品成目视化标识牌,每项物品都有图片和成本单价,放于生产现场,让工人了解自己用的消耗材料和产品的价值,在生产中注意节省和加强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一次成品率。

  为了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获利能力,他们通过持续调整销售策略,掌握主动权。当严冬刚刚结束,他们以提前签订春棚销售协议的办法,增加销量,以销促产;当原料价格下行,代理商淡储积极性不高时,他们又果断实施给予100吨以上的用户仓储支持的淡储方案,快速启动秋棚市场,实现销售725吨,创全年单月销售最高水平。

  推进精细化管理,坚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已经全面提升了塑料分公司的综合能力,2012年,南北两基地分别产销编织袋5793万条和6023万条,产销棚膜4928吨和4950吨,实现利润2426万元,这是塑料分公司有史以来创造的最好业绩。

  站在新的起点上,塑料分公司将以更科学的安排、更精心的组织,更严密的措施、更细致的工作,在精益去边界化和效果的放大化中做出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全面构建起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的新格局。(王敏华 丁伟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