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坚守者”的别样新年 |
||
|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庆华公司采购中心酒精库员工税拉练和妻子席明以厂为家,每天24小时,夫妻轮流坚守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于寂寞、尽职尽责、快乐工作,以保障酒精的安全有序出入库为自豪与骄傲的精神,得到了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庆华公司各级领导的肯定,同时也得到了《陕西工人报》的关注。 编者按:爆竹声声,聚家团圆。每逢春节,人们不远千里都要往家里赶,就是为了和亲人团聚。然而在大多数人阖家举杯推盏的欢乐时刻,还有那么一群人,放弃与亲人欢聚,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新春期间,我们的记者就跟随这些依然坚守在岗位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手中的笔记录了他们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本报编采人员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走基层接地气,书写百姓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 作为军工企业一级安全危险点,北方特种能源集团西安庆华公司采购中心酒精库的库管税拉练和妻子席明,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已默默坚守了7年。“岗位就是家,家就在岗位”。7年来,他们没有与家人在一起过一个春节,夫妻俩没有同时逛过一次商场,11岁女儿的玩伴是一只狗和一只小兔…… 酒精库里的夫妻岗 除夕下午,灿烂的阳光一粒粒打在身上,一扫连日来的阴霾天气。零星的鞭炮声在空中响亮地彰显着浓厚的年味,熙熙攘攘购年货的人将小小的街道踩成一条欢乐的河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在太阳下闪烁着绸缎般的光彩。 庆华公司生活区的热闹与几公里之外的酒精库的冷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阳光依然暖暖的照在身上,穿过空旷的厂区,再过一个小铁门,酒精库的泵房就孤零零的矗立在农民的麦田里。灰色的砖已没有了颜色,带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房子说明这里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产物。几声犬吠之后,穿着褪了色的蓝布工衣的税拉练站在灰色的砖墙旁等待记者的到来。 酒精库值班室距公司大门4里多路,距最远的生活区有 低头进入值班室,税拉练的妻子席明和女儿税一涵正在收拾茶几。这不足 税拉练今年刚好44岁,2006年从庆华民爆公司的生产线上调到酒精库当库房管理员。酒精库远离厂区和生活区,属于一级安全危险点,必须有人24小时值班,为了工作上的要求,单位同时将他妻子也安排在酒精库工作。“夫妻岗”从那时设立以来,已走过了7个年头。税拉练说:“7年来,我们没有与家人过一个春节,每次回家看老人,不是我去就是妻子去,反正得留一个人在此值班。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呆在这里,我们累点、苦点,没啥,就是苦了孩子,孩子放学回来,连一个玩伴都没有。” 放假了,税拉练和妻子还能轻松点。平时企业生产时,他们要收发酒精,收酒精一年没有几次,发酒精每天都要发出300— 工作上的事说得过去,生活上就显得有点难受。为了工作,税师傅将家安在这里。屋子小而简陋,但收拾的干净整齐。这儿离生活区远,买菜、买米极为不便,也没有天然气,做饭用的是煤气罐,电视没有闭路,有一台电脑,却没办法联网。去年,税师傅花了七八万元买了一辆车,他乐观的说:“现在方便多了。最难耐的还是寂寞,我们一家三口,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看书。”席明告诉记者,爱好文学的税师傅,曾在几年前完成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 一杯清茶、我们聊得很起劲。果盘里放的是早上企业领导慰问时带来的瓜子和糖。每年春节前,公司领导都要来此慰问,可见这儿的重要性和艰苦性。在企业,库管属于辅助岗位,税师傅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才3000多元,再加上一点加班费,收入在庆华公司不算太高。但他对此很知足:“工资够花了,还省了房钱!” 采访中,已上小学五年级的稅一涵一直依偎在妈妈的身旁。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爸爸和我一起在城里玩一次,或者到姥姥家一起过年。”记者不知道她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离开时,稅一涵养的小兔子也来送行。在这个偏僻、寂静的小院,动物都喜欢有人来,也能与人和谐相处。 酒精库里的夫妻岗。这是一个特殊岗位,一份让人敬畏的工作。我们分明看到了什么叫坚守,什么叫爱企如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