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工会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优势,结合员工工作岗位,大力开展了员工创新活动,设立了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张志强改善工作室、李宗军焊接工作室、金国富创新工作室”三个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三个工作室不断释放创新“正能量”,为新产品研制、质量提升、精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北方股份车间厂房,领略了三个创新工作室的风采。
金国富创新工作室:自制“顶尖”替代进口
长期以来,北方股份液压缸事业部车床、磨床使用的“顶尖”都从国外进口,进口件价格昂贵,顶尖均价都在3万元以上。随着现使用的顶尖逐渐到了报废的年限,已无法满足缸体精密加工的要求。从降低采购成本的角度出发,液压缸事业部决定:由金国富创新工作室承担自制顶尖项目,替代进口。
接过担子,金国富马上带领团队投入到自制之中,还将其列入到了工作室履职责任书里。作为创新工作室的“主心骨”,金国富为精密顶尖自制项目可没少下功夫。从前期项目论证,到对各种顶尖结构优劣进行分析,再到确定设计方案、绘制图纸,金国富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
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的颇为顺利,但在精加工时遇到了困难:顶尖与外购油封的尺寸不符。毕竟是精密设备,想简简单单就超越国外多年的技术还是不太容易的。但创新工作室成员没有泄气,大家经过仔细研究核实,最后找出了毛病,修改了部分尺寸,一举装配成功。
经实验,顶尖的精密程度远超进口件的水平,试制取得成功。据了解,工作室共完成φ100到φ300顶尖9个,为公司节省各类费用30余万元,而且所有顶尖的原材料都来源于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做到了低成本、高产出。
张志强改善工作室:小改善解决大问题
总装车间在公司工会指导下成立张志强改善工作室后,他们围绕精益管理对矿车装配、工作现场进行改善,车间一共制作了19个工装,并且全部实现了推广应用。
车间里,很多副驾驶室座椅整齐地反扣在零件配送车上。在以前,这些座椅都是直接摆放在地上,既占地方,也容易对座椅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而设计出了存放运转的工装后,再也没有发生损坏现象。还有锥齿轮专用安装吊钩的自制,以前都是人力搬运,即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根据螺纹结构,自制了一个安装吊钩。使用后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也杜绝了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还有清洗箱登高凳、驾驶室装配躺车架、隔圈摆放架、压力机稳定座等多个自制工装均已投入使用,解决了诸多困难,车间现场更加整齐有序。
而其他的小改善,用张志强的话来说,叫做“基本每天都在改,数量无法统计。”
“比如这个圆形的塑料盒”,张志强指着一台矿车底部的一个螺丝接口处说,“以前喷漆时经常腐蚀螺丝下的橡胶圈,后来我们发现从发动机上取下的这个塑料盒正好能完全盖住螺丝,实现了废料再利用。”“再比如发动机下面的导流管,装配时导流管的出口处正好位于一块白色底板的上方,我们对它进行了改造,加长了长度,改变了方向,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客户也对我们的这个改进表示欢迎和认可。”
这些改善工装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工作室的带动辐射效应,很多员工已经不自觉地将改善思维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对落实公司“精品”矿车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李宗军焊接工作室:自制NTE330工装 为新产品研制提供重要支撑
提起今日的北方股份,最让人称道的莫过于其自主研制的NTE系列电动轮矿用车。在NTE240、NTE260型号产品取得显著的市场化成果后,北方股份顺势而上,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果断上马NTE330项目。紧锣密鼓的研制过程中,项目组遇到了诸多困难。毕竟与之前成功研制的三个车型相比,NTE330“体型”更加庞大,技术难度也更高,“最主要的是缺乏一系列用于车架焊接的辅助工装,没有这些必备的工装,整个研制工作就无从谈起。”结构件车间经理单爱明在谈及工装的重要作用时说。
自制载重超过300吨大型电动轮矿用车的辅助工装,公司之前从未有过尝试。但北方股份前进的脚步绝非任何困难所能阻挡,关键时刻,总会有那么一些敢于挑战、勇于付出的人站出来。谁能担此重任?李宗军焊接工作室跃马扬枪而出。
这支队伍从3月20日拿到图纸,到5月12日完成全部工装自制,时间紧、任务重。而且由于是新制工装,ERP系统里并没有录入相关工序,“我们只能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进度追踪和协调,三道工序费时费力,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李宗军说,“好在工作室的成员个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手,大家对工装制作的理解都非常到位,焊接时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好,保证了一系列工装的自制进度。”据了解,目前工作室自制的系列工装均已投入使用,完全能够满足车架制造需求。(杜超 张远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