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责任与创新 > 管理创新 > 精细化管理

一机集团多措并举节能降耗

发布时间:2013-09-05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一分公司水玻璃造型车间,车间主任仲少勇指着墙上的两盏50瓦LED灯和两盏500瓦的白炽灯对记者说:“以前树脂砂生产线由于工艺原因对照明效果要求高,用的都是白炽灯,但是这种灯耗能大,为实现降本增效,动能公司和一分公司共同合作,根据色温、光谱等要求进行选型实验,改用LED照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照明强度一样,而耗能却相差90%,下一步我们将逐步都更换为LED灯。”

    “这只是我们在节能降耗工作中一项工作,近几年公司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注重小改小革的节能累积效应,推广LED节能灯的使用,累积更换节能灯1443盏,节约电能5.6万元。同时对四分公司等单位的300多个普通水咀更新安装节能水咀,经过测试该节能水咀小时节水量可达50%以上。将动能公司特气车间热源由蒸汽采暖改为热水采暖,厂区2号换热站立式管壳式汽-水换热器、厂区4号换热站汽水混合加热器更换为汽-水板式换热器,更换后不仅减少了运行维护费用,而且提高了供热效率,降低了能耗。”内蒙古一机集团动能公司节能管理部副主任邵红如数家宝的对记者说。

    公司在经营能源管理过程中,按照“系统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思路,将精益管理思想理念贯穿到能源管理中,通过完善能源体系建设,下达考核指标、开展能源服务、实施降本增效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统计监管理、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利用国家节能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细化工作流程,并建立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车间、班组四级能源管理体系,以集团化管控提升能源系统优化,以精细管理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所属动能公司应用精益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各能源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合理调整,及时发现能源供应和使用的不平衡点,按照实际用能需求灵活调整,并系统推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循环水余热回收补采暖热泵节能技术应用、蒸汽管网续热器平衡技术、主厂区59台蒸汽热风幕及部分电镀槽温度自控技术应用。截止7月末,已累积节约能源费373.58万元;公司同时加强 “跑、冒、滴、漏”现象的检查和治理,对厂区内蒸汽管网进行排查、优化,管网掐头13处、截堵蒸汽管线2800米,有效降低管网损耗。对厂后供北实大冲车间、路通弹簧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进行检修,改造后有效消除了由于管道腐蚀、老化造成的压缩空气泄压和漏损,空气压力提升了0.3-0.5公斤。公司还按照“能源供用匹配”原则,灵活调整能源供给。在休息日和夜间12点后等用能低谷时段,调整管线参数。在节假日期间,通过停运部分空载运行变压器、制氧机、循环水及蒸汽管网低压运行等方式降低能耗。通过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消耗,为集团公司完成各项节能指标、利用节能政策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节能奖励提供了动力能源基础支撑与保障。

    动能公司充分利用能源价格政策降低外购能源成本,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铁合金电价优惠政策,积极运作、准备材料申请该项优惠政策,最终获得集团公司主厂区外购电价每千瓦时降低3分钱的优惠政策。截止7月末,此项优惠政策已累积减少公司电费支出203.1万元;公司还利用自治区多边电力交易政策,最终与国电公司达成电力交易电价,从5月份起每千瓦时降低0.025元,截止7月末,此项优惠政策已累积减少公司电费支出49万元。同时动能公司积极争取节能项目政府财政奖励。积极了解、掌握、研究地方财政优惠政策,保持与地方、行业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尽可能地享受政策支持。2012年申报2项节能财政奖励项目,于今年获得政府节能项目奖励资金131.84万元;今年又申报1项节能财政奖励项目,于8月15日已通过了自治区相关部门的终审验收,预计年底可再获得奖励资金40余万元。

    公司通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政策降低能源采购成本、系统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加强各能源系统 “跑、冒、滴、漏”现象的治理,并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降本增效效果显著。截止7月底,在公司可比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的情况下,公司实际发生能源费同比下降7.4%,能源费支出减少984.4万元。(王莉 刘佳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