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责任与创新 > 管理创新 > 精细化管理

北奔集团 刘国清: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参加北奔集团首期“精益种子”培训有感

发布时间:2014-03-07

  有幸参加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奔集团公司首期“精益种子”培训计划,通过学习集团公司精益研发体系要求和对公司精益研发开展情况的落实,我对精益研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和来自其他部门的四位年轻同志一起学习,让我感觉到不同部门的文化氛围,也学到了其他部门的一些好的工作方式方法。

  锲而不舍加强机制流程建设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真有米了不按流程制度来,照样做不出香喷喷的米饭,可见流程制度的重要性。科研工作,千头万绪,没有好的机制流程约束,就无法合理高效开展。学习精益研发首先要明确制度流程建设,好比万丈高楼平地起,严格按流程一步一步做下去才能保证高楼质量。研发工作只有在好的流程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好,制度流程是把控工作过程的重要推手,比如我们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工作开展的各个阶段作了详细的规定,这样做项目的人就能直接了解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按照办法规定开展项目工作,做好项目各环节工作,就能够达到目标要求。比如我们获得2013年度国产牵引车大奖的H09项目,正是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实施的典范。

  持之以恒落实规划管理

  作为一个公司肯定有自己的未来规划,作为一个技术系统也要有自己的规划,而且要更加详尽,规划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力求实事求是的对产品开发、技术研究、试验发展有清晰的定义和未来发展方向描述,好的技术系统规划能够指导企业长时间的产品发展与技术进步,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产品和技术动力,直接体现的是产品型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给公司带来效益。当然制定规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业持之以恒下功夫,实实在在抓落实。规划要做好,还要适时根据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要求调整规划内容,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永不满足的“上帝”要求

  我们往往主观上认为顾客就是我们的终端用户,是给我们带来money的那一部分人群。实则不然,通过学习客户需求管理章节,我们会发现产品的终端用户是我们的“上帝”不假,但同时我们工作的上下游环节也都是我们的“上帝”。只有解决了环节 “上帝”的问题,才能确保在终端“上帝”少出甚至不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放心拿到顾客的“money”。

  我们现在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在应用开发、生产现场及时支持、售后服务、终端用户调研方面下功夫,做统计、做分析、出结果以改进各个环节上“上帝”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比如我们现在推行的生产现场问题汇总表就是按照分组别进行管理,从2012年至今各个组别出现的问题集中管理,让设计人员能够随时看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迅速改进产生的问题,同时在设计中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保证下游“上帝”的需求。

  不断强化的技术创新管理

  “创新”就是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使企业获取潜在的利润。技术创新管理就是要消除技术研究中不增值的活动,提升技术研究效率。一个企业,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逐步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进技术创新手段和人才,来确保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我们所熟知的韩国三星电子在这方面是典范。韩国三星通过建立创新试验室,引入TRIZ创新理论,内部开展创新计划,招募全球化的顶尖人才,不低于8%的研发投入,最终成功实现了在2005年品牌价值超越日本索尼,到2006市值达到1020亿美元,几乎是索尼公司的三倍。而正是基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三星近15年在美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始终保持在前五名,而三星拥有的博士人才多达3500名,比韩国最高学府汉城大学的博士生数量还多。通过研究韩国三星的成长,我们会发现不断强化的技术创新管理正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

  我们不能要求我们的企业一下子学到位、做到位,但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加强创新成果管理、优化通用和基础技术、构建情报体系,加强科研投入和开发力度,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科研项目管理与同步工程

  科研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对产品开发活动进行一个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制定合理的流程,消除活动中不增值的行为,加强里程碑节点、项目成本、项目过程控制管理,通过拉动式计划管理实现研发设计与管理的精益化。而同步工程是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费用、合理控制成本、加快成果产业化的必要保障,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科研项目管理注重的是全过程有序管理,同步工程强调的是协调跨部门、跨团队、跨公司全员同步参与的重要性。比如我们2006年开发的H06项目,最终在2009年实现整车下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采用了项目关键节点管理,与公司生产工艺部门、供应商同步开发同步开展生产线布置活动,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也正是基于H06项目管理的经验,公司编制了第一版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将项目阶段性管理和同步工程应用的思路第一次明确在办法中,指导了后续的科研开发工作,目前在公司从上到下已普遍认可了在科研项目中开展同步工程的重要性。

  打造精益研发数字工程

  数字工程是打造精益研发体系的核心任务,是保证精益研发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统一的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协同仿真设计与管理平台、协同知识库管理平台,逐步完善的基础科研数据库,积极打造的协同研发环境,能够有效提升研发效率,提高研发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目前,公司通过H06、H09的战略性项目开发以及多轴车、专用车、轻量化牵引车、国三升级等应用型项目的开发,逐步建立了设计软件系统、分析软件系统、数据管理平台和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并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在今后5-10年还要建立协同设计平台、产品开发工具软件系统、试验验证系统、先进的项目管理平台,通过构建一个主研发中心、两个分中心及多个工厂组成的研发体系来打造包含三维CAD、二维CAD、CAE、PDM、仿真试验数据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协同设计、与ERP(未来)集成的产品研发平台,以适应产品研发设计与信息化演变的需要,在虚拟世界实现快速、低成本、大幅度的科研工作需要。

  坚持不懈推进标准化与执行管理

  有人说,如何做好精益研发,用好两个工具,创新和标准化,可见标准化的重要性。作为精益研发的基础,标准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通过降低变异性来创造产出的可预测性。通过对设计、流程和技术技能进行标准化从而达到研发标准化的目的。目前,公司科研系统通过模块化、集成化开发初步构建了产品设计标准化。通过项目管理定义了产品开发流程、输出表单化和节点评审规范,通过梳理日常科研工作对日常科研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基本实现了流程标准化。通过开展科研工作对员工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实现专业技能标准化。通过严格推进各项标准化工作,公司科研系统正逐步向标准化的管控模式迈进。

  不断更新工具技术支撑

  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各种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诞生和传播,单一的依托自己的经验来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支撑,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应用研发设计工具和管理工具可以极大地辅助产品开发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产品数据管理、产品质量策划、失效模式分析、试验设计、防错设计、质量功能展开、面向成本的设计、集成开发、项目管理等等设计与管理工具在科研开发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公司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分析、产品数据管理、项目管理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项目开发、数据积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管理工具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失效分析和试验设计刚刚起步,防错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价值工程开展等方面还处于未知的阶段,在未来科研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以全面支撑科研工作。

  切实推进研发绩效管理

  任何一个组织的运作、一个团队运行、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绩效考评,好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对成果评价和能力提升实现并行管理,从而激发科研技术人员创新动力,拉动研发管理和创新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主要通过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职位薪酬管理制度来实现对项目开展和个人能力提升的管控,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对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在人员能力提升和个人职业发展方面,通过月度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员工公正客观的评价,同时,对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职位升级,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通畅。

  通过学习精益研发的相关要求和对精益研发工作的梳理,我对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研发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精益研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各级各类人员工作共同推进,才能确保工作的时效性,才能保持企业科研系统的长久生命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