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组长成为基础管理的“领头羊”——集团公司精益研修班组长培训有感 |
||
|
||
在2013年重点模块推进精益生产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能集团庆华公司全面深入推进精益生产工作,精益管理工作正不断扩大和深入,班组的精益氛围正在形成,员工的精益思想也逐步养成。以班组建设为平台的精益建设网络支点作用不断凸显,班组长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进一步发挥好班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让班组长成为基础管理的“领头羊”,公司不断加大对班组长的培训范围和力度。 6月17日19日,公司工会组织9名一线班组长参加了集团公司在包头精益研修中心举办的班组长培训班。此次培训是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培养精益型班组长,落实精益文化到班组的精益特训营。培训在专门的精益训练道场--集团公司精益研修包头中心举办,主讲老师全部是集团公司特聘的精益讲师,主要来自兵器内部大型国企的精益主管、生产主管、质量主管等,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精益的实践者,没有干巴的词条和空洞的理论,更多的是实战经验和实际感受,以理论授课和实战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更易于理解精益理论和工具的应用。作为一名一线班组长,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倍感收获颇丰。 身临包头精益研修中心的真切感受,让我们感到了精益无处不在。整个精益研修中心精益文化所体现出的目视化、流程优化、标准化等精益氛围,使我觉得精益不仅能看到、能感受到,更能做到。这次的培训让我们感受至深的有以下几点。 1、6S目视化是精益生产的基础。 在整个培训道场内部,从跨入门槛到坐到座位上,整个过程都有指引的标识;楼道的墙壁上悬挂着精益宣传看板、标语、理念等;通过颜色和编号划分座位和区域;桌子上有文件盒和定置线,通过这些颜色、编号、标识等方式实现目视化管理,虽然不像生产过程和生产现场的目视化,但已经将目视化的作用和做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2、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和制度。 在中心门口有一个流程须知,分别通过签到、领资料、换衣服等环节,通过每名学员是否按照要求做来计算最后各组的直通率;培训时手机都有按区域、编号、颜色统一放置,不能随身携带;早会制度等流程规范化保证整个培训的纪律和效果。 3、精益的观察、实践与思考。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不能成功推行精益的原因是没有理解精益的精髓,那么仅仅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是要理解和体会精髓,就必须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亲身体会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培训中,每一门课程都安排了实践环节。就拿《精益概论》这门课来说,理论授课后安排了沙盘演练和流程优化的实践。将学员分成两组,分别代表一家生产供应商,每一组分别派出一名学员作为对方的客户,由客户(市场)提出产品的要求,生产人员按需生产,这样的分组是为了让学员体会产品是为了销售,市场决定生产的理念,体会TT与CT之间的关系。经过第一次的模拟生产、供应的全过程之后,发现在制品和库存大量积压,而客户需要的产品却没有及时供应,让学员体会生产不平衡带来的在制品量大、库存浪费、资金占用大等问题,接下来,各组学员经过讨论提出改进方案,主要通过设备的重新布局,检验工序的取消以及合理设置在制品进行了第二次实践,最后按照生产线上的在制品,库存以及人工费、物料消耗等计算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利润情况,提高学员的成本意识。通过这样的实践,学员综合体验了拉动式生产、成本控制、流程优化等精益工具的作用和应用。 《标准作业》的培训在充分理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按照工序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按照指导书进行实操加工零件,对工序进行分工步的时间测定,确定了工序的CT、TT,再根据工序的整个过程的步行时间和自动、手动加工时间绘制标准作业组合票,最后按照四个工序的测时情况,确定加工能力,制定了标准作业票。 《TPM》安排了寻找微缺陷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台设备,每台设备提前设定了若干项的缺陷,包括清扫、紧固、润滑等各个方面,小组学员协作需找预设的缺陷项,能纠正的现场纠正或者维修,通过现场查找活动,提升学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预防维修和生产维修的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主要讲授了各类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尤其是针对质量过程控制和分析的一些应用性的表单,比如不良情况检查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分析工具,利用这些表单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问题,找到质量瓶颈,学员通过老师给定的数据模型模拟了各类表单、图表的应用方法等,通过亲自参与实践,结合实际,巩固效果,加深理解。 4、精益文化的培养。 整个培训非常注重文化的培养,并将其作为开展精益工作的终极目标。每天上课前通过背诵精益改善十大原则、精益口号等进行士气展示,塑造浓厚的精益氛围;研修中心还将《弟子规》作为企业管理和文化形成的宝典,在墙上有精益原则、精益研修口号、规范与准则等。培训教会了我们“知”,但要按照精益的要求去“行”,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强加坚持。 培训归来了,但是培训对心灵的洗礼却刻骨铭深。身为一名一线班组长,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精益知识,结合自己班组管理实践,在生产实战中推行精益、践行精益,为公司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奉献绵薄之力,无愧于基础管理的“领头羊”。(杨孙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