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新”刻在骨子里的人——记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获得者胡建华 |
||
|
||
朴素的蓝工衣下是一副高瘦、挺直的腰板;永远匆匆的脚步穿梭在办公室、实验站、工房之中,根本停不下来;深邃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挂着淡淡微笑的嘴角,马上就有用不竭的点子呼之欲出。他,就是2013年度第四届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技术能手”、2014年度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获得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能集团西安庆华民爆公司产品研究所工程师胡建华,一名善学习、精钻研的老共产党员,一位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着创新精神的优秀技术人才。 业精于勤 在胡建华的办公桌上,厚厚的《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塑胶工业》、《工具技术》等专业书籍、杂志占据了一半的位置,随手拿起一本翻开,里面密密麻麻用笔做满了标注、解释;几年来一直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十套的“我爱发明”节目,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随时记录下观看的亮点、心得,以及和他工作可能发生的一切关联点,并第一时间将思路付诸于工作实践之中;从事机械工艺工作近三十年,对经手的每一台生产设备运行状况了如指掌,总能及时发现生产设备的“潜在病因”,大胆动手,改进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难题,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善于同更多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和经验分享,撰写了众多备受好评的学术论文,其中《带金属嵌件塑料模具设计》一文刊登在《工具技术》杂志上,引起极大反响,《某型电极注塑工艺方法研究》一文则荣获陕西省技术创新奖。这就是胡建华,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不知疲倦。 攻陷技术壁垒,致力新品研发 身为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的胡建华,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公司普通导爆管高速线建设、高强度导爆管高速线建设、小外径导爆管的研制、塑料连接块优化设计以及具有警示型引爆具等多项科研项目。2011年在公司第一条普通导爆管高速生产线建设中,他设计出的喷淋冷却系统,通过快速牵引实现导爆管高速拉制,攻克了技术难关及工艺瓶颈,使导爆管拉制速度由50m/min提高到260m/min以上,达到国内民爆行业领先水平。2012年,他再次挑起研发小外径高强度导爆管的重担,他通过对国外样品的反复测量研究、计算推敲,设计出适合小外径生产用的模具,成功研发出双层和三层结构的小外径高强度导爆管,并通过各项指标测试,将产品逐步推向市场,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2013年,胡建华再挑大梁,肩负起高强度导爆管高速线生产线建设项目的重任。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假期,说不清有多少次熬到深夜,他和他的团队埋头查阅国内外技术文献,扎身于试验站、销毁厂,通过大量的调试、改进、完善,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目前,已生产出抗油型高强度导爆管约4000万米,为公司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术业有专攻 酷爱机械设计、模具设计和制作的胡建华,思维活跃,动手能力极强。在他眼里处处都有小发明、小创造,电视、报刊杂志中一个不经意的镜头和语句,都能激发起他创造的灵感。自公司2011年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以来,胡建华提出、实施合理化建议20余条,内容涉及流程优化、工艺改进、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仅由他设计发明的哈夫模具用手柄、多规格绕线轮架等生产机具就多达20余种,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题,节约了生产成本。2012年,他巧妙设计的防夹手装置,解决了员工被导爆管牵引机易夹伤手这一难题,得到了员工的一致赞许;2013年,他在高强度导爆管下药装置上,设计制作的旋药运行状态标示装置,有效解决了断药、少药问题;由他提出、创造的导爆索平口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工效,保证了一线员工的操作安全,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该方法也被命名为“胡建华平口法”;他设计的手动、电动、气动盘索装置以及切索平索一体化机,在应用中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4倍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更被评为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成果,他本人也因为创新业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合理化建议之星”。 荣誉之后,前行的脚步愈加坚定 2013年度第四届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技术能手”、2014年度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获得者、集团公司第二届创新大赛及第五届职工技能竞赛中工艺创新项目三等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产品创意设计三等奖、第四届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些还只是胡建华众多荣誉中的冰山一角,可你若问他自己,他却一个都想不起来,用他的话说“荣誉代表着过去,它只能说明你曾经干过什么,而我只想着还有什么未曾做到”,这就是一个企业研发带头人的胸怀和气度,更是一个精研民爆领域学者的态度和风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老师,胡建华对徒弟可谓倾囊相授,不仅让徒弟懂得怎么做,更要明白思路怎么来。作为他得意门生的孙涛和李继平,谈起老师来赞不绝口,“他是那种特别热情的老师,愿意将自己所学的、所想的毫无保留的教给我,手把手的进行操作示范,那种严谨、求实的劲头,更让我一生受益。”“与其说是老师,到更像是朋友,于工作和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无微不至的关心你、教导你、帮助你,师者如父莫过于此了。”“只要你萌生出一点对模具、机械设备的小兴趣,他就能滔滔不绝的讲下去,讲到你不得不听,不得不学,不得不热爱。”除了对自己学生的悉心指导,对班组的员工,胡建华也是如此。之前的导爆管高速线班有6名员工,一有什么问题就立马打电话给车间技术员,胡建华见此,亲自到生产线上,针对问题耐心的给员工们讲解问题症结、解决方法、应对措施,在他的努力下,班上的4名男员工均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班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如今,胡建华的两位高徒都已成为各自单位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曾经的导爆管高速线班6名员工也都带徒为师。而他在技术研发一线奋斗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他以自己对工艺设计的热爱、对企业的忠诚和骨子里沸腾的“创新”血液,甘之如饴的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像太阳般持续发光发热,照亮他人,温暖自己。(李星)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