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 兵工史

最前线的兵工厂
——追忆江南、江麓集团前身十一兵工厂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贡献

发布时间:2015-11-17

  七十多年前,在湖南战区有一个兵工厂,被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为“最前线的兵工厂”。

  这个兵工厂,就是江南、江麓集团前身--十一兵工厂。该厂是在抗战爆发后,由著名的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各约一半重组而成。它为什么会获得罗斯福如此的称赞呢?

  二战中罕见的奇迹

  八年抗战的正面战场中,湖南是长期处于前线而能较完整地相持下来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境内发生的重大会战有八次之多,常年动用的兵力达野战部队三十余万,卫戌部队十多万,其主要的军火来源就靠湖南境内唯一的第十一兵工厂。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抗战后期,有时敌军离工厂只有百来公里,而工厂仍坚持在今湖南沅陵、辰溪等地的山沟中和山洞里生产,支援前线。故获得了“最前线的兵工厂”之誉,被评价为“创造了二战中的奇迹”。

  连续多年供应至少三十万军队之需,是个什么概念呢?十一兵工厂的主要产品及月产量为:中正式步(骑)枪一万支;中正式刺刀一万支;三十节重机枪一百挺;捷克式轻机枪三百挺;转轮式手枪一百支;哈其开式手提花机关枪(后改名冲锋枪)一百支;信号枪五十支;步弹及机枪弹二百万发;山炮、野炮弹共一万二千发;一五〇追击炮弹一千发;炮弹引信一万五千发;木柄手榴弹二十万颗;地雷二百颗;信号弹三万颗;八二迫炮弹二千发。以上所列数字,系每日八小时单班产量,若急需或上令增产时,则加班赶制,双班制加产一倍,三一班(廿四小时)制则加产两倍。

  在日军芷江洽降前,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上将评价:“湖南省战时对国家贡献居全国之冠!”在这贡献之中,十一兵工厂亦厥功至伟。

十一兵工厂生产场景

  十一兵工厂何以这么牛

  在兵荒马乱中不断迁移,稳定下来后又身处战区,藏在偏僻山区的山洞中,物资条件那么差,交通非常不便利,十一兵工厂凭什么连续多年生产出大量精良的武器弹药呢?

  人才是关键!该厂各生产部门主任,亦皆系一时之选,饱学之士,不是留学的,就是兵专毕业的高材生。工厂李待琛不但是管理高手,更是兵工技术的权威,先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学士,1919年)和哈佛大学(冶金学博士,1923年)。其博士毕业论文《各种温度下钢铁的机械性能及其与热临界范围的关系》、《金属与合金的枝晶组织》至尽仍是哈佛的著名毕业论文。其专著《枪炮构造及原理》直到今天仍被公认为兵器制造上的权威著作。他发挥所学,自己炼钢、铸钢,按计划制造成品,也能供应军需。

  在品质管制方面,除兵工署派员对成品进行检查、测验把关以外,厂内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每一环节、每一工件都注意检验。各种枪械、弹药,出厂前都得试射、试炸合格后,才包装封箱出厂,不许有半点马虎。就是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十一兵工厂的一些举措就与今天的全面质量控制之不谋而合。

  该厂几十个产品品种可归结为五个系列,李待琛将其改组为十几个所,近似于项目组。管理层次减少,人员更精干,而且机动灵活,容易调配变动,提高了工效。今天所谓的“扁平化”管理,70年前,该厂就运用自如。

十一兵工厂厂长李待琛

  老兵工忆烽火当年

  在江南集团档案室保存的一份撰写于1949年12月24日的工厂《沿革》,清晰地记录着抗战时期十一兵工厂来龙去脉。

  落足江南的十一兵工厂老兵工,至今尚有健在者。近期,笔者与《江南报》同仁先后采访了工厂健在的一批100岁左右的十一兵工厂老兵工。通过他们的回忆,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的硝烟气息。

  靳凤清,1908年元月生,河南巩县人。14岁时顶替别人的名字进了巩县兵工厂当普工,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钳工水平的熟练工,主要从事修枪修炮、做各种兵器产品模具等。巩县兵工厂一路南迁,更名为十一兵工厂,再由烟溪而辰溪而武昌而柳州而湘潭,他是一路的见证者。

  吴发松,1915年出生,1930年进入汉阳兵工厂,在子弹厂修理车间从事钳工工作。汉阳兵工厂如何从武汉迁徙到辰溪,如何迁重庆不成,如何与十一兵工厂合并为新的十一兵工厂,如何生产支援前线,抗战胜利后如何迁回武汉,再迁柳州,最终落足江南,他是亲身经历者。

  张成,1919年出生于河南巩县,1936年12月进入巩县兵工厂,在炮弹厂做事。张成老人还清楚地记得:抗日战争爆发后,巩县兵工厂一路南迁,自己随厂先后迁至湖南长沙朱家花园、安化烟溪、辰溪。抗战期间,他主要在炮弹装药部从事火工装配工作。

  梁域农,1917年1月生,湖南涟源人。1939年10月到烟溪,进十一兵工厂担任技术员,负责缮写工作。老人还清楚地记得1939年12月11日开始,日本飞机对烟溪兵工厂进行的几次大轰炸的惨烈场景。老人描述说:“工厂没有了。找到位于武陵山群峰之中的辰溪山中有大洞子,达三层楼高,搞兵工利于防空。”

  他们当年的故事和砥砺的兵工精神,也早已传递给江南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融入了江南的“箭文化”之中,成为代代兵工“铸箭报国”的力量之源。

  后羿挽弓谁递箭?前线即工房,保卅万军之需,战略相持赢险局;

  芷江落日尽欢颜。豪情藏洞穴,历七十载犹郁,吾侪景仰赞奇功。

  这是笔者近日为《对联学刊》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版撰写的一副对联,也借此表达一个今日兵工人对前辈们的深深敬意。(江南集团 刘可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