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工大爱点燃生命之光——记晋西集团利民公司员工张杰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 |
||
|
||
经过六年的等待,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民公司员工张杰终于实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愿望。他说,六年前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就有了强烈的“救人”愿望,这个愿望终于成真了,感觉很荣幸。 2014年6月16日,张杰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采集,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由于患者体型偏胖,张杰于17日又接受了第二次采集。当晚,带着浓浓爱心的225毫升造血干细胞“生命种子” 抵运河北并移植到患者体内。 据悉,张杰是太谷县第1例、晋中市第7例、山西省第104例、全国第423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当代兵工人大爱无缰、乐于奉献的精神,他的这种大爱善举,在晋西集团传为佳话,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高配成功 机会难得 今年39岁的张杰是利民公司七分厂的一名普通调度,平素,他给同事和朋友们的印象是一个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人。2008年7月,张杰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无意间了解到有关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当他得知因为血液疾病,每年有很多患者去世时,很是同情,当即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主动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就这样,他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热血救助濒危的生命。 时隔6年,张杰几乎把自己加入志愿者队伍这件事忘了。今年4月的一天,张杰意外接到山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通知,他与一位河北省17岁的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并希望他能再次采集10毫升血样进行高配。 等待了6年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终于能帮助别人,延续病人的生命,张杰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5月份,张杰与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相合,经过体检,他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得到消息,我觉得,茫茫人海,那个患者的血液能和我配型,真是幸运。要知道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救了这个患者,就等于救了一个家庭,我非常高兴,能救人一命,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张杰下定决心。 想到自己的心愿即将实现,张杰觉得所有的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的。他做好了准备,要拯救和延续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创造生命的奇迹。 家人理解 全力支持 张杰的家庭幸福美满,是左邻右舍羡慕的“文明和谐家庭”。得知张杰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同为兵工人的妻子非常支持,“这是救命的大事儿,那必须去”。 当初决定成为志愿者,出于一份朴实的爱心,但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自己也与多数人一样,并不太了解。在得到爱人的支持后,夫妻二人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一起学习了解。 因为害怕父母担心,高配成功后,张杰才将这一消息告诉父母。父亲大为赞赏儿子的行为,母亲开始有些犹豫,担心影响儿子的身体,在父亲和张杰的耐心说服和讲解下,打消了母亲的顾虑。 全家人把这当作家庭中的头等大事。为保证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干细胞,双方父母从饮食上加强营养,为张杰精心调理。张杰也坚持早睡早起,戒掉了烟、酒,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我要保持最好的状态。”张杰说。 6月16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张杰走进了山医大二院进行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他的两只胳膊都扎上了滞留针,并分别连接两根导管,一根将张杰血管中的血液抽出,通过与之相连的干细胞采集机器的过滤,将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过造血干细胞的血通过另一根导管回输给他。在三个多小时的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家人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了他莫大的力量,张杰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由于患者偏胖,第二天张杰又进行了二次采集。当晚,带着浓浓爱心的225毫升造血干细胞“生命种子” 抵运河北并移植到患者体内,重新燃起了白血病少年生命的希望。 因为自己的一个承诺,一个负责任的选择,不仅挽救了一个少年的生命,更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听说孩子已经病了八年,挺可怜的,咱能帮就帮一把,换了别人,相信也会和我一样,只是我比较幸运。”捐献完后,张杰平静地说。 回到岗位 奋战一线 张杰及其家人的善举,在利民公司广为传颂,在他捐献期间,公司领导前往山大二院探望慰问,出院回家后,公司党政领导带着全体职工的关怀又到家中看望,高度赞扬了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山西省红十字会授予张杰“山西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称号,表彰他参与公益、奉献爱心、拯救生命的高尚行为。 鲜花和荣誉,让张杰有些不太适应,反复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荣誉和肯定让我很受鼓舞,更让我高兴的是,我的血点燃了一名17岁少年的生命之光,值!” 按照有关规定,造血干细胞患者不能与被捐献者会面,也不能有任何私下接触。张杰只知道患者是一名17岁的白血病人,其它的一无所知。然而,这些日子,张杰时常想象对方身体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的幸福画面,想着想着,心中充满温暖。 据山西省红十字会的医务人员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后需要1-2周的时间身体才能完全恢复,而张杰仅仅休息了两天便返回了工作岗位,虽然还有些腰困,但他担心分厂的生产,因为分厂生产任务繁重,六月份是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关键月,他要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奋战。 张杰的生活又恢复了常态,但是兵工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他常说“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有点意义”。(张明珍 王丽红) |
||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