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涵义——追忆把一切献给党的老红军胥继昌同志 |
||
|
||
5月30日,哀乐低回,大地含悲,在告别现场聚集了很多人,他们神情肃穆,轻声啜泣,他们在向党的忠诚卫士,把毕生精力献给党、献给解放事业、献给国防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红军胥继昌同志做最后的告别。 胥继昌同志,陕西省西安市人,1921年7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西省卫生防疫站站长、铜川市卫生局副局长、国营华山机械制造厂职工医院院长。 1934年胥继昌参加陕军杨虎城部队38军17师51旅101团,在医务所当勤务兵,并跟随这支部队参加了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随38军转战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参加了娘子关、雪花山、中条山、邙山等战役,历任看护兵、少尉、中尉、上尉、军医司药等职务,主要任务为战地救护工作。在此期间,受部队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1938年3月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担任党内秘密交通员,以公开的军医身份为掩护,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十余年,传递信息,救助党内同志,为掩护地下党组织展开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8年西安解放前夕,党组织派胥继昌同志返回延安,北上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后随陕甘宁边区政府奔赴西安,在西北大区军管会担任医生,同时随工作组接管西安医学院。 朝鲜战争爆发,胥继昌被批准参加抗美援朝。于1951年3月,随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大队入朝,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医防大队副大队长职务,领导一个分队在平安北道进行医疗防疫工作,后被调到朝方阳德医院担任技术院长职务,领导五个分队担任战地伤员救治工作。他不仅负责行政工作,还常常亲自上手术台抢救伤员。 1952年,国务院派中国红十字会医防大队赴江西革命老区和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巡回医疗,他又担任医防大队副大队长,率领十余支医疗队赴江西老区,和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线为老区人民进行防病治病工作。此后,他参加治理淮河工程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带领中国红十字会西北医防大队来西北,负责陕西、甘肃基本建设工程的医疗救治工作。 在此后二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陕西省卫生防疫站站长职务,因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于1970年被下放到铜川市卫生局任副局长后调回西安,在西安市东郊第四职工医院任院长职务。在工作中先后被评为“新长征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同时获得兵工部特殊荣誉奖章。1978年光荣离休。 离休后,胥继昌同志的思想并没有离休,仍然关心着国家、工厂和华山医院的发展。当听说华山医院中药房缺人时,主动要求义务上班。月末结算的工资被他婉拒,他说,“我已经拿了养老金,这份工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的!能为医院、为病人做点事,我心里踏实,拿了钱,我心里就不踏实了!”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老共产党人的心声,展示了一位老党员和老干部、老领导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风范,《陕西日报》曾经专题刊载了他的事迹。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属于富裕家庭的他并没有陶醉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他还关心着贫苦和有困难的人们,在我国几次大的地震、水灾中,他不仅自己积极捐款、捐物,还鼓动家人和周围的亲朋、邻里积极捐款、捐物。他总是说:“受灾的人可怜呀!我们帮一把,他们就能少受点罪,或许这难关就过了,不能都靠国家啊!” 他教育子女以艰苦为荣,勤俭为本,几乎从不到饭馆吃饭,没穿过一套高档衣服,没有穿过一双皮鞋,家中的家具、用品都是简单、实用型的。但是每次见到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脚上的布鞋总是洗地白是白、黑是黑。孩子们不理解,认为他苦了一辈子,为什么晚年还这样勤俭。他教育子女说:“我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应该继承、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老了,出不了力,国家给我固定收入不是让用来挥霍的,天下还有那么多人为生活奔波,我节约点钱,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这样才安心。”他就是这样影响和教育了子女,他的儿女也都是国防战线上朴实无华的一分子。 即便是离休干部中资历最老,享受副省部级单项医疗待遇,他也从没有提过要求,从没有给组织添过任何麻烦,从不享受一位老同志该有的用车、生活待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位老共产党人的风范,诠释了一位老同志对党无比忠诚,无比信赖的忠诚共产主义卫士的精神境界,对每一位接触过他,同他一起工作、学习过的同志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感动着。 作为党的一名白衣战士,胥继昌同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凭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的精神,受到大家的赞誉。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用他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含义。他从战火纷飞的枪林弹雨中走来,是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见证者、亲历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建设事业中写下自己浓墨重彩地一笔。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道德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党的事业尽心竭力。他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我所做的一切,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我一生最大的安慰和快乐。”--看似朴实无华的话,凝聚着他毕生的愿望追求,更将响彻寰宇,永远缭绕于心。(西北工业集团) |
||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