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胜利日阅兵,看看哪些装备“出生”在内蒙古

发布时间:2015-09-04

  一机集团:坦克方队、轮式突击车方队亮相阅兵式

  9月3日,在世人瞩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在隆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阅兵式上,在精彩亮相的霸气装备中,有多种产品都和内蒙古有密切关系。快来跟小骏了解一下吧。

  9·3阅兵式上,天安门广场马达轰鸣、铁甲驰骋。作为第一方队、以箭形排列引领其它装备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由18辆99A式坦克组成的坦克方队。第七个出场的是由18辆轮式装甲突击车组成的方队。让内蒙古人自豪的是,这些装备都是由内蒙古一机集团生产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参加本次阅兵式的产品达到7个品种。

  其中,99A坦克是我国最新一代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战场生存能力和指挥通讯能力等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阅兵式上,一机集团生产的4辆轮式装甲抢救车、4辆轮式装甲抢修车以混编的方式出现在维修车辆方队中。此次参阅的4辆8×8轮式装甲无线电接入节点车的底盘也是一机集团生产的,公司研制生产的两种综合传动装置作为其它受阅装备的大部件同时亮相阅兵式。


阅兵车发往部队


内蒙古一机集团办公大楼

  多次参加阅兵见证了一机集团在我国国防建设中的实力和重要地位。下面,就让小骏为您科普一下,看看都有哪些重要装备是由咱一机集团生产的。

  1958年,共和国第一辆主战坦克在一机集团诞生。


1959.10.1阅兵

  1959年10月1日,建国10周年阅兵式上,一机生产的32辆主战坦克驶过天安门。中国人民仅仅用5年时间造出了让外国人曾断言至少用20年才能制造出的主战坦克,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制造主战坦克的时代已经开始。

  1963年,一机完成自主研制的装甲特种钢定型,打破国外垄断,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坦克用钢体系。

  1974年,一机研制定型中国第一代中型坦克,被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标志着中国的主战坦克已由仿制转到自制,中国主战坦克研制步入新时代。


1984.10.1阅兵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一机生产的 3个新型挂胶履带坦克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坦克制造业的实力与进步。


1999.10.1阅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一机生产的新式军品组成3个方阵,威武雄壮地走在机械化部队的最前面,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坦克的铁甲雄风。3种型号的军品装备分别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金、银、铜奖。


2009.10阅兵

  200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60华诞大阅兵方阵中,一机集团研发制造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和步兵装甲突击战车等5种产品组成5个方阵,又一次接受了检阅。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一机集团军品已经形成轮履结合、轻重结合、车炮一体协调发展,服务陆、海、空、二炮等多军兵种的研制生产格局,实现了涵盖战斗、保障、火力打击和一体化信息装备的拓展转型,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和8×8轮式战车研发制造基地。

  北重集团:两栖突击车等参加阅兵式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的阅兵式上,中国兵器北重集团配套生产的两栖突击车、履带步兵战车、红六A产品接受了检阅。北重集团,就坐落在内蒙古的包头市。

  北重集团是国家唯一的大中口径火炮动员中心,国家骨干保军企业,其成立60年来,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门防空高炮、第一门坦克炮、第一台导弹发射架、第一门舰炮、第一门自行反坦克炮等均在北重集团诞生。集团生产的多项产品填补了我国武器装备的空白。北重集团曾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等32项重量级奖项。

  1959年10月1日,建国10周年之际,当时的北重集团生产的32门100高射炮排列成整齐的方阵,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公司生产的105毫米坦克炮和自主研制的双向稳定器装在坦克上,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公司研制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组成的方队和三代火炮,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公司自主研发总装生产的自行榴弹炮和配套生产的两栖突击车、履带步兵战车的上装等5个产品,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今年9月3日,北重集团配套生产的装备再次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彰显了北重的军工风范,也带给内蒙古人无限自豪。

  16台北奔重卡承载某兵种装备运输方队受阅

  在9·3阅兵的滚滚钢铁洪流之中,由16台北奔重卡承载的某兵种装备运输方队备受瞩目。


9月3日,北奔重卡接受检阅。

  作为承载底盘的北奔重卡,是坐落在包头市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成熟越野车型。车辆采用积木式模块化设计,能通过功能性选配来满足上装对底盘承载接口的不同要求。该车型具有整备质量轻、越野能力强、机动性好、操控便捷、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简便等多种优势,大量装备各个兵种。


现场维修服务

  参加此次阅兵的16台北奔重卡,均是抽调自全国各地的现役车辆,部分车辆服役已超过10年。它们行进在祖国各地的高山、雪原、海岛、戈壁滩,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极为恶劣,但仍然以高出勤率满足使用需求。

  为保障受阅装备万无一失,北奔重汽特别组建由研发、质保、技术服务、备件、发动机厂家、变速箱厂家等多个单位共计16人组成的优秀保障团队,共组织了6次集中保养整治,完成了对车辆从技术状态统一到问题全部归零的全过程保障。


现场维修服务

  北奔重汽从1988年引进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8-20吨全套重车制造技术和工艺设备建成投产开始,全力推动强军装备科技升级,闯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自1996年北奔重汽为部队提供第一批装备以来,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打造的北奔重卡军车以高通过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动力性形成了强大的高原适应性,适应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青藏线上无与伦比的表现,让北奔重卡声名大振,也因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确定为维和部队装备车辆。(记者:吕学先/编辑:薛晓芳)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