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金刚钻 专揽瓷器活儿——凌云股份国家级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侧记 |
||
|
||
2015年10月9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凌云股份公司担纲起草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32087-2015《轻型汽车牵引装置》汽车零部件行业标准正式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部门的审批。2016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正式按照这一标准实施。至此凌云股份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市政工程管道行业担纲起草的国家行业标准达到了40项,这些国家级标准的起草与实施,充分展示了凌云国家级技术中心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市政工程管道行业的研发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凌云的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凌云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前身是凌云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技术开发部,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军转民时期。随着凌云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地位的日益突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能力,于2005年投资建立了凌云股份研发中心,并于 2013年通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脚步,凌云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凌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打磨金刚钻,专揽瓷器活儿”,一路艰苦跋涉、砥砺前行,为凌云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实现由军品到民品的成功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军转民之初,凌云那会儿是一无军品、二无民品、三无发展资金的“三无”企业,凌云人漫无目的地在市场上四处奔波。提起“4种 8件”汽车零部件产品,对于经历过军转民的凌云老职工来说,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它是凌云面临生死抉择的“救命稻草”。这“4种8件”是凌云职工从天津市场上“淘来”的,是大企业不想干,小企业干不了的非常不起眼的小产品,而对于正“等米下锅”的凌云来说,却是个“大活儿”。技术人员如获至宝,组织研究,精心做测试、绘图纸、编工艺、攻关试制,仅凭着干军品的家底儿,很快干出了样件。凌云将这些开发出来的产品,送到当时的天津大发汽车厂时,对方以惊异的眼神看着正忐忑不安地站在一旁的凌云人,说了句,当初给你们这些产品,是经不起你的“蘑菇”劲儿,多少有点应付你们,没想到你们的技术人员还真有两下子,不简单!天津大发汽车厂被凌云人的执着所感动, 随即又给了“7种9件”产品等许多“大活儿”,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一个个完成得都非常“利索”,进而建立了长期配套合作关系。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产品”,却做出了“大市场”,为凌云摆脱困境、下决心选择汽车零部件作为发展的主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是凌云吹响“立足天津,走向全国”的“集结号”。 --引进外资和技术,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几年的奋斗,凌云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渐崭露头角,迅速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小巨人”。但是,总体上科技研发的实力还很薄弱,要在市场上挺得住、站得稳,就必须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凌云紧紧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丹麦、韩国等合作成立了10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凌云的技术人员, 没有坐等外方将技术拱手相送,而是主动出击,打破技术壁垒,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选准关键技术、紧盯关键工艺,开展技术攻关,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道路。在30多年的合资合作过程中,技术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自行设计制造出多条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相继开发成功一系列诸如高强度、轻量化汽车防撞系统以及各类车身结构件系列产品,低排放、低渗透尼龙管路系统、橡胶管路系统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系列产品,且技术含量、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逐年提升和优化,为凌云迅速完成“经营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市场区域化、股权多元化”战略布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提升核心实力,为科技人员打造创新创造平台。在多年的科技创新道路上,凌云始终将提升核心实力建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科技创新“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建设、 同步提升,一方面加大投入,强化科技创新“硬实力”建设,先后建成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认可委认可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燃烧器检测试验基地、1个建设部PE管道培训中心和国内唯一一家专业化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室,具备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的创新实力。一方面不断培养和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目前研发中心引进博士3人,培养了科技带头人3名,科技创新的“软实力”逐步增强。这“两个实力”使技术中心成为新产品和各类“蓝领”人才的“孵化器”。 目前凌云汽车金属零部件产品、非金属管路产品以及市政工程管道产品,均占居市场前茅和“龙头“地位,每年新产品的市场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使凌云在市场竞争中成功化解了一次次风险和危机,始终挺立在市场的前沿。 --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中,不断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走向高端。凌云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以来,瞄准同行业“数一数二”的前沿技术,先后收购了德国凯毅德车锁公司和德国瓦达沙夫汽车零部件公司,在提高规模和效益以及高端市场的同时,获得了汽车车锁制造和高强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品等方面的高端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弥补了凌云在汽车零部件科技研发技术上的短板,为科技研发上能力、上水平、上台阶,实现更多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十三五”期间,凌云技术中心的科技创新将与“两化融合”相结合,推动民品产业在创新驱动、品牌质量、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紧扣汽车行业“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紧跟“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四大未来发展趋势,在高强度、轻量化等发展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和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关键产品、关键技术、关键工艺等技术创新进步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孙玉峰)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