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集团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 > 集团工作动态

江山重工集团 沈晨:寻踪问迹创业艰 坚定信念再出发——井冈山红色传统教育培训有感

发布时间:2016-11-16

  为期四天的“两学一做”井冈山红色传统教育培训活动结束了,踏上归程,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仍然是八角楼上的灯光、黄洋界上隆隆的炮声,还有挑粮小道上那一根根被压弯的扁担……穿越百年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信仰之纯真、创业之艰辛,犹感在八角楼灯光照耀下的工农阶级其精神之富足,足以抵挡一切困苦和严寒;在共产主义思潮洗礼下的进步青年其身躯之伟岸,足以抵挡任何敌人的枪林弹雨,是四万多井冈儿女的鲜血染红了红旗,同时红旗飘飘映红了井冈。

  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让我们对井冈山的斗争历史过程及时代背景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终革命胜利,并不断带领新中国走向辉煌的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坚定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初创到全盛,再到后期艰难斗争和曲折发展,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同时也开创性的诞生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的数个第一,细数红军一次次的曲折发展,我深深的体会到:创业路上“方法总比困难多”。在三湾改编时,毛主席面对军纪涣散、士兵溃逃、悲观情绪蔓延的军队现状,没有放弃这支队伍,而是通过队伍缩编、机构调整、建立连队支部等措施,迅速将一支溃逃之师打造成虎狼之师,从而奠定了红军发展的根基;初到井冈时面对王佐、袁文才这两支地方武装,在一山不容二虎的威逼之下,依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物质拉拢、人格吸引、信仰感化,一步一步将他们收归到革命的队伍中。一系列的故事让我认识到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坚定革命事业必能成功的信念,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最终困难总能被克服,胜利的旗帜定能高高飘扬。回到现实,我们正在开展的企业深化改革,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的推行,都是在开创江山明天的事业,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会有无数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像革命先辈一样,以信念为引,前赴后继,定能披荆斩棘,夺取最终的胜利。

  科学的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光有信念,空有一腔热情也无法引导事业走向成功,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正确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使我们知道无论是三湾改编时提出的将支部建在连队上,还是后来的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魂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等等,都是在向他人的学习中得到启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的。

  艰苦奋斗是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就是艰苦奋斗。无论是根据地初创、全盛,还是后期斗争,衣食住行始终是红军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难题,但是在毛委员的领导下,大家自己种粮、建医院,吃红米粥、喝南瓜汤,睡门板、盖稻草,靠自己的双手和意志支撑起白色包围圈中的一片“红土地”,形成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无需再粗茶淡饭、忍饥挨饿,但是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新时代下旧的优良传统必定有新的定义,体现在工作中我们是否挑肥拣瘦、斤斤计较;发现异常是否开始推诿扯皮、不愿担当;遇到困难是否推脱不前、不愿面对……作为一名党员,若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传统,那么最终必将滑向罪恶的深渊,一个集体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文化,必将走向失败,只有信念作支撑,方法为引,用行动去实践,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

  尽管学习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的脚步不能停下,离开了井冈山,但四天的参观学习足以在我们心中播种下井冈山精神的星星之火,随着我们回归各个岗位,让革命的精神、红色的基因不断传递,在实践中让那一点星星之火越扩越大,最终汇聚成燎原之势,推动我们公司改革的事业不断前进,走向辉煌。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