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集团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 > 集团工作动态

让革命精神财富永远传承——参加江山重工集团“两学一做”井冈山红色主题教育培训体会

发布时间:2016-11-07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9月17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组织“四优”党员及各支部组织委员,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红色传统教育培训活动。

  八百里井冈层峦叠峰,三千里罗霄巍峨雄壮。一进井冈山,浓厚的革命气息就扑面而来,那一面面火红的标语,一座座革命雕像,一首首回荡在井冈山上空的红歌,满坡红军战士般刚劲挺拔的毛竹,瞬间就净化了我的心灵,一种无法言语的激动和愉悦油然而生。而这些,只是刚刚开始,后面几天的学习体验,我更是一次次被感动……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参观井冈山博物馆、瞻仰小井医院和烈士陵园学习中,通过老师的讲授和自己的所闻所见,我强烈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80多年前,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同志拄着拐杖,领着几乎溃散的农民起义队伍,沿着罗霄山脉的小路缓步前行。大家感觉前途渺茫,不知道红旗能打多久,信念开始动摇,部队中不时传来“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的低语,严峻的考验使革命队伍在烈火中经受锤炼。毛泽东同志立即对改编的队伍作了动员:“我们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劳苦大众得解放。怕失败、怕挫折、怕吃苦、怕牺牲的人是不会革命到底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毛泽东铿锵有力的讲话赋予了工农革命军以灵魂、以信仰、以追求。信仰驱散了恐惧,信念坚定了意志,革命队伍从此“艰苦奋战而不溃散”,革命队伍从此党指挥枪。

  大浪淘沙,激流归海,随后朱德同志率领八一南昌起义余部,彭德怀同志率领平江起义的红五军历经艰险,会合于井冈山。他们虽然只有区区几千人,但信念如磐,置生死于度外、随时准备将一切献身于革命事业。

  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表达不尽相同,但坚守无比!方志敏,大义凛然,“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及是宇宙的真理。”瞿秋白在就义前来到一片草坪之间,他站住,环顾一下四周,盘腿坐下,对刽子手点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他为信仰直面枪口,微笑饮弹;莲花县书记刘仁堪,面对敌人的功名利诱和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怒斥敌人。敌人割掉他的舌头,他咬紧牙关,用脚指蘸着口中流出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丧心病狂的敌人最后砍断了刘仁堪的手脚,惨无人道地割开了他的胸膛,可罪恶的杀戳,验证的是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苏维埃政府印章,一枚普普通通的木质印章,西庄人民却用生命在守护。在连着牺牲李邦万、曾宝华等5人的情况下,根据地的人民仍无人透露印章的半点风声......当这些鲜活的生命从文字间走进我的心底,我震憾、我崇敬!

  小井医院130多名重伤员被敌人包围后,视死如归。敌人用机枪扫射,山谷中只回响着他们最后的呐喊“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牺牲的烈士找到名字的只有17位,其中最小的才14岁;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无字碑前,我们知道了井冈山斗争在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牺牲的烈士多达四万八千多人,按照时间推算,平均每天将近有60位红军战士倒下!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还有3万多人没在留下姓名,在他们的生命词典中只有“主义、奋斗、奉献、牺牲、救亡”,烈士的英灵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生无所求”、什么是“死无所憾”。面对革命先烈我们应该有所思有所想,一个人、一名共产党、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一生应当怎样渡过,入党为什么,在岗干什么,身后留什么。

  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八角楼和黄洋界。抚摸着八角楼的桌子,我感慨不已。毛泽东当年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规律,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黄洋界哨口,使我们明白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清晰记得老师讲授: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曾经问邓小平:“你在长征中做了什么?”邓小平答道:“跟着走。”是的,跟着走,就是坚守自己的信仰,永不掉队;跟着走,就是坚守自己的信仰,永不叛党。从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天,当我们举起右手在庄严的党旗面前宣誓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人民和党的事业,你我还有什么一己之私?

  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要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带回去,让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在每个党员心中传承,让井冈山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赵霞)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