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执着坚守——记北方爆破公司西藏项目部的“才子团队” |
||
|
||
在青藏高原海拔5300米的地方,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坚守“氧气缺精神不缺,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信念,在这高天厚土的人间圣域,执着坚守、奉献青春、追逐梦想,用一次次成功爆破作业书写着一部特能北爆人的奋斗史、创业史,他们就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方爆破公司西藏项目部的“才子团队”。 初生牛犊 西藏知不拉铜矿项目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和达孜县交界处,矿床分为知不拉南矿床、知不拉北矿床。2015年,北方爆破公司与项目承包方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的穿孔爆破服务合同,主要负责爆破设计、布孔、穿孔、验孔、装药、联网爆破等生产作业。项目作业区位于海拔5200-5500米的地方,项目宿营地处于海拔5100米的位置。 为了确保项目按期开展生产作业,公司第一时间筹备建立西藏知不拉铜矿项目部。北爆的“才子团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士气,勇闯雪域高原,开始他们钟爱的爆破事业。 高学历、高素养是“才子团队”的标识。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们,来到这世界屋脊,用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岗位成才、甘于奉献的态度,专注项目发展。项目部副经理刘国庆出生于1987年,是中国矿业大学岩土爆破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入职的他一直从事爆破一体化服务工作。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银涛,出生于1988年生,2015年9月份来到项目部,现在担任生产部部长。1988年出生的张世青,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7月份入职,8月份就来到了项目上,现在担任安全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采矿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花良奎,出生于1991年,2015年6月份入驻项目现场。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和严重的高原反应犹如洪水猛兽般考验着这群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天之骄子。在物质和精神上摧残着他们稚嫩的心灵。然而这群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不惧高原“苦爱”,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考验,在这雪域高原勤耕播种,一心把项目发展好。 高原“苦爱” 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有着澄澈透明的蓝天,有着巍峨高大的雪山,有着圣洁玉美的神湖,有着庄严神圣的布达拉宫,有着乖巧可爱的羚牛,有着衣着鲜艳的转经人……相信,这是每一个对雪域高原向往的人对这片神秘圣地的全部想象。然而,在这片有着神圣信仰的圣土上,这群誓把特能北爆事业做强做大的年轻人,却时刻感受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苦爱”。 第一重“苦爱”高原反应。我们都知道,海拔2700米左右,人就会出现高原反应,更何况还要在5300米的位置生产作业,难度可想而知。俗话说,不到高原不知道“高反”的难受,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头昏、乏力、呕吐,甚至腹痛等“高反”症状是困扰每一位高原作业人员的“紧箍咒”。提起“高反”,那真是流不尽的辛酸泪。刚到项目时,大家啥也干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一吃就吐,反应比较强烈,经过一周左右的适应,才能正常投入工作。 第二重“苦爱”变化无常的气候。西藏天气变化大,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天内,晴天、下雨、下雪、雷电、冰雹、大风等不同天气交替上演,加上青藏高原海拔高,受气压低,昼夜温差大(气温最高65度,最低零下40度)等因素影响,前后有三个工友在干活期间,被雷电伤及,帽子瞬间起火;项目员工所住活动板房,地面几乎一直都是潮湿的,很不舒服,有时候遇上停电,晚间零下30多度,被子上会结冰;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原本白净帅气的他们,脸蛋上都留下了这片圣地的印记“高原红”。 第三重“苦爱”严酷的生活条件。受高海拔影响,不合口味的饭菜在所难免。前期,项目营建阶段,条件设施不齐备,吃饭就自己解决。煮点面条,放点方便面调料拌一下成为家常便饭。虽然后来有食堂了,但是由于水温达不到沸点,饭菜不合口味,现在他们四人体重普遍下降20-40斤,变得格外苗条。他们戏谑的称,“要想拥有苗条的身材,就来西藏项目部。”由于项目营地位于海拔5100米的地方,青藏高原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处于冻土期,五月初山上才基本解冻,导致山上没有饮用水,只能到山下拉桶装水,因此,洗澡就成为了比较奢侈的事情。大家只好在轮流下山拉水时,抽空洗澡,大多时候半个月左右到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 第四重“苦爱”无信号的“失联状态”。在当下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不知您可否想象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的生活是什么情景。项目营地方圆二十多公里没有人烟,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经常没有信号,尤其一下雨下雪打雷,信号塔就容易被雷击损坏,很多时候处于没信号的失联状态,即使有信号的时候也是2G信号。营地也没有电视等现代化设备,除过打电话,没有任何方式接触到外界信息,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北混”一族 “你们这些‘才子团队’不是‘北漂’是‘北混’,联系基本靠吼,走路基本考走,吃饭基本靠混,”这是承包方员工对西藏项目建设初期的戏称。 建设初期,硬件设施达不到,个人劳保到通勤车辆,后勤保障都跟不上。从项目营地到作业现场,由于缺氧,上山时总感觉背着四五十斤的重物爬坡,十分吃力,一公里多的路程,每次都得走一个多小时,时常坐承包方的便车。 2016年年底前,一直没有厨师,大家吃饭基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高压锅凑合着煮面条、煮方便面等各种对付。此外,时常去承包方员工食堂吃饭。营地没有文化娱乐设施,仅有的是业主方的一部台球桌。工作之余,同业主方员工,一大群人围着看打球,成为大家唯一的乐趣。 2016年临近春节,因为高压电缆坏了,水电十局负责电路维修,因为没电缆等原因,山上停电3天。零下30多度,用废油桶自制烤火炉取暖。晚上睡觉搭了好几床被子,还是冷的受不住,就在一起通过聊天、谈理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硬是坚持了下来。 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考验着每个高原从业者的心志。巨龙铜矿和中水十局先后有很多人员都辞职离去,但是“才子团队”和项目其他员工愣是没有一个人离开,都坚守在岗。 现在,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已逐渐步入正轨。通勤车辆、厨师等设施也不断改善,新营地也即将建成,进一步健全项目员工提供工作、生活保障。 山巅之家 年龄相仿,学识相当,志趣相投,充满风趣,让“才子团队”成员走到了一起。工作中相互沟通,没有架子;生活中相互帮助,亲如兄弟,大家在一起,玩的开心,干的开心,演绎着现实版的“高海拔之恋”。 记得刚到项目的时候,条件不成熟,有一次四个人煮饭吃,但是锅比较小,只够煮三包方便面。面条煮好了,四个人每人分一点,相互礼让,愣是没分完,颇似《一个苹果》中讲述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战士们虽然极度口渴,但是仅有的一个苹果愣是绕了防空洞的八个战士一圈,依然还有大半个没有吃完的情形。虽然条件苦,但是心中都想着别人,这份高原兄弟情很是感动。 王银涛刚来项目时,高原反应特别明显。张世清看到后,倒水,拿药,量体温,细心照料,使他在最短时间适应下来。 花良奎在拉萨治疗完“智齿”,休息了几天后,回到了海拔5420米的作业平台,没有休息,直接进行布孔作业。受大风等气候影响,回到营地之后,出现呕吐现象和短暂眼盲等高原反应。从晚上6:30分到零点,经过大家六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使他得到及时诊治。 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如兄弟互相帮助,根据个人特长和优势,分工协作不推诿,主动担当,确保生产任务按期完成。 2016年春节期间,团队成员都留在山上,没有回家。年三十,项目经理李华峰与大家一起在山上,直到下午三点才干完活。回到项目驻地,大家一起动手,简单做了个年夜饭,给家人报完平安,就算过完了春节,正月初二就开始上班了。 抱团发力 青藏高原的特殊气候形成了其特殊的地质条件。项目生产作业冬天时,冻土比较严重,成孔率比较差;夏天时,山上雨水较多,塌孔比较严重,打完孔不及时放,就会变成泥浆子,很多空需要重新打孔,极大影响作业成效;高海拔致使机械设备效率低,燃烧不充分,降效比较严重等问题;员工从内地过去需要三个月左右的适应期,特殊气候条件使得项目建设主要靠人力,且劳动力强度比较大,成为项目生产瓶颈……面对一连串的困难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子团队”一次次亮出了“揽瓷器活”的“金刚钻”。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才子团队”将穿孔和爆破作业分开实施,集中打孔集中放炮,严格把控时间点,每天打多少放多少,晚上打孔,短时间内放炮,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经过前期积极筹备,2015年8月27动钻,8月30日成功放响了第一炮。 目前,西藏项目已发展成南山和北山头、西山道路拓宽项目和东山落石平台四个生产作业区,生产作业、安全、劳保护具、生活等方面全面管理已步入正轨,项目生产没有出现安全质量问题,项目发展日趋见好。 高原有梦 “才子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自身优秀的条件,本可以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安乐的生活。但是他们在面对家人和项目时,作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抉择,在这片“苦爱”浓浓的雪域高原坚守着,不管多苦多累,一心只想把项目干好,不挑剔不抱怨,只待工作走上正轨,项目迎来发展。 出生于山东烟台的王银涛,在2015年8月23日孩子出生后17天就来到项目现场,到现在也只回家看过一次孩子。想孩子的他只能偶尔去山下采购时,抽时间去网吧上网,保存下家人发过来的孩子的视频,一个人在矿上想孩子的时候,悄悄拿出来看看。 “你是不是失踪了,联系到你都成了奢望,干不了就回来,我没别的要求……”面对女朋友的电话,张世青一次次的选择了沉默。由于对象在郑州工作,长期见不到,加之山上没有信号等诸多因素,意见比较大,总劝他回去,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空闲时间找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报个平安。刘国庆、花良奎也都是给家人报喜不报忧。 “才子团队”的坚守,只为感受走在去北山头自己修通的上山路上的成就感,只为人生第一份事业的华丽绽放,只为感受成功爆破的瞬间喜悦。 “我们站在世界的屋脊,笑看雄鹰展翅;我们奔走在山巅的云朵间,乐听机械轰鸣。任你寒风凛凛!任你困难重重!挡不住我们工作的热情,让雄鹰高飞,让云朵灼散成白雪皑皑。我们是北爆的团队,我们要站在这世界的屋脊上,彰显北爆人的雄姿!”是“才子团队”的梦想,更是西藏项目的梦想。相信,在“才子团队”的共同坚守下,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在这雪域高原放飞,一定会在这高土圣域实现!(牛高荣 吕鑫)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