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能 和奉献 说话——记新时代“蓝领”焊接专家、北重集团液压机械厂于敏利 |
||
|
||
于敏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液压机械厂407车间焊接一班班长。31年来,无数个日夜的弧光、焊花,让他从一个青涩懵懂的青年,成长为军、民品结构件焊接第一人。 作为第二代兵工人的他,有着兵工人特有的执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总有那么多平凡人身上闪耀着的令人感佩的光芒。21岁独立运用新式半自动焊机焊接大跨度结构钢件。30岁攻克某型号军品项目铝合金结构件炮塔铝合金熔化极焊接技术。2008年9月,他独立完成的自动双丝焊接工艺技术法在第三届兵器工业职业技能大赛创新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电焊工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并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金牌工人”称号,成为自治区高技能人才的代表,“蓝领”焊接专家。 于敏利说“个人技术再好,也比不上团队的力量”。他把自己的“绝活”及从国外学习的先进操作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同事。以于敏利为核心成员组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先后承担的集团公司“360项目”缸体、异型结构件、高温高压管道焊接任务都圆满完成。 作为分厂劳动模范、技能带头人,他对自己的焊接技术始终没有满足,对于操作法的探究与完善从未停下脚步。在日常工作中,他一直不断“找茬”,遇到难题他反复琢磨,编制的某产品《炮口制退器机器人自动焊接工艺》使用后,检测结果显示接头强度比原来提高10%,焊接成本降低2倍以上。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回报。近10年来,于敏利所在的班组从来没有因为生产任务量重而影响下道工序生产。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针对2015年403门炮塔及科研任务的工作量,他提出了焊接机器人“单丝改为双丝”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焊接易耗件备件国产化的优化等均被列入精益改善项目并实施完成,为完成2015年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