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 出类拔萃——才鸿年院士谈祝榆生 |
||
|
||
1988年我任五二所总师不久后,祝榆生到包头,我向他做了全面的工作汇报,使祝总师对研究所的情况与技术水平有了全面了解。通过交谈,祝总师的两个突出思想让我至今难忘,对我自己以及对研究所的发展影响很大。 一是材料与工艺技术只要对三代坦克研制有益的都要尽量应用。材料与工艺技术很重要,它影响的不仅是三代坦克的水平,而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是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加速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平时新技术开发要先行,不能完全等到型号需要才去研究,要有技术储备。但是新技术研究又必须与型号紧密结合,只有材料与工艺技术在型号上得到了运用,技术储备才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正是我们搞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科研人员所期待的。 祝老的这两个指导思想,是对科学研究规律的科学总结,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很精辟。他是从装备乃至行业发展的全局看待材料与工艺,胸怀非常宽阔。他对基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认识,在型号总师中是出类拔萃的。 祝老不但这么说,而且就是这么做的。他非常支持新材料与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在三代总师办里专门成立了新材料与新工艺专项组,统一领导整个项目的有关技术工作,这在兵器科研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正由于他的这个指导思想得到了贯彻落实,使得行业内外一大批材料与工艺技术成果有力地支持了三代坦克的研制。钨合金穿甲弹芯的长径比和穿甲威力大幅提高,反应装甲由只能抗破甲弹跨入即抗破甲又抗穿甲的新水平,高强度新炮钢、液压自紧技术、新型缓蚀添加剂、内膛镀铬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成功应用都为三代坦克达到相关技术指标,为实现祝总师“要能与世界最先进坦克抗衡”的诺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三代坦克应用的成果中,有许多是五二所建所以来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卓绝的科研实践所建立的技术储备,祝总师的指导思想和他所做的技术集成工作,使五二所的科研成果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由三代坦克开启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所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是历史上获奖最多的时期,研究所的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科研设施的建设也迈进了一大步。 所以说,三代坦克时代,是材料、工艺技术与项目融合得最好的时代,是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二者互动的最佳时代,那真是我们最难忘的的时代。 今天我们仍然十分怀念祝总师,因为他的学术思想、他的发展理念、他的高瞻远瞩、他的宽阔胸怀、 他的工作作风、他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本人,也影响着我们一代人,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本文由蔡寅生整理)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