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离退休干部局车道沟一支部退休干部 胡安力:他从长征中走来……——回忆我的父亲老红军胡兴 |
||
|
||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创立90周年,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无数先烈的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的父亲胡兴也是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父亲胡兴1913年12月出生于江西吉安江头村,家境贫寒,以砍柴种田为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打吉安时,他参加了学徒工会,接受红军的进步思想追随革命,配合红军组织工人一起展开对资本家的斗争。1930年9月,在红军撤离吉安时参加了青年团组织,父亲跟随红军,离开家乡,从此投身于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历史洪流。 父亲先后在江西省少共省委、少共中央局任通讯员。在送信过程中,他懂得了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待革命工作必须百分百的用心负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父亲从思想上认识到在任何岗位上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开始向党组织靠拢。 1934年10月,父亲随红军长征,当时在红一方面军9军团3师九连担任副班长,途中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斗。1935年5月,父亲在长征途中加入共产党。在贵州张家坪战斗中,他不怕流血牺牲,为担任掩护大部队任务撤退时不幸负伤。因为缺少医疗条件,他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忍着伤痛追赶红军队伍,直到云南宣威才得以治疗。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又与大自然抗争,与疾病博斗,先后患上打摆子、伤寒、痢疾等疾病,真是九死一生,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们的一个个倒下,更激励了他一定要跟随红军走向胜利的决心。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为组建八路军的炮兵部队,父亲在120师教导团刻苦学习炮兵的技术和指挥。毕业后组建三五八旅炮兵连、营,任炮兵营长,后任晋绥陕甘宁五省联防军区炮兵教导团团长。为我军培养了大批的炮兵技术和指挥干部。在抗日战争中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解放太原、绥远、包头等地的战斗。在任炮兵营营长和晋绥军区炮兵教导团团长时期,克服缺乏器材等困难,为我们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培养、编练急需的炮兵分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培养了一大批炮兵干部。父亲是战争年代西北炮兵建设的带头人,为西北炮兵的发展,壮大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北野战军的各炮师均有教导团培养出来的干部。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抽调出炮营为基础编成野炮团,参加了解放兰州等城市的战役。 父亲1949年接到命令组成高炮营,参加解放上海战役,后来用缴获的坦克组建坦克连,参加了解放四川的战役。 解放初期,父亲任西北军区炮兵副司令兼解放军第一炮校校长。当时校址在渭南大荔县,父亲认为炮校选在大荔县不利于办校和适应军队发展的需要,力主将校址迁到西安,并亲自向彭德怀元帅打报告力陈,获得彭帅的高度评价。随后父亲又全力以赴,勤俭建校,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在西安建成当时颇具现代化的炮兵学校。这就是现在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前身——西安炮兵学校。 抗美援朝战争中,父亲被派往朝鲜战场任炮师见习师长,回国后任沈阳高级炮校副校长、炮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1965年因炮院撤销父亲面临退休、转业的选择。他认为自己年富力强仍能为国防建设出力,选择转业到五机部,先后历任西安工业学院副院长、原国防科工委第十一研究院副院长、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在告别军旅,走向国防建设的道路中,父亲始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兵器工业的发展、壮大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父亲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在离休后的晚年生活中,他始终坚定信念,始终关心回家大事,关心兵器工业建设和发展,始终保持着老党员,老红军的本色。父亲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经常为附近的中、小学的孩子们做报告,讲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动人故事,为培养共和国未来的建设者贡献自己的余热。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从中国农村广阔田野中走来,以一个忠诚、普通的共产党员归去。他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每当有人问起他,长征中怎么过来的,他总是淡淡地说“长征,闭着眼就走过来了……” 他当之无愧的称呼是“老红军”。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我的老红军父亲。 |
||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
弘扬兵工精神 传承惠安文化——北化集团惠安公司企业文化成果展成功举办 |
党旗耀长空——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
强军首责勇担当——阅兵前夕 兵器一院保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集团公司以“尊崇党章 贯彻准则和条例”为主题开展宣教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