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我与人民兵工精神征文专栏 > 征文专栏

重大学子 筑梦军工

发布时间:2017-12-27

  在泸州化工厂的厂史馆,陈列着一张非同寻常的照片:那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来泸化厂工作的重庆大学化工系12名同学的纪念照。这张特殊的照片,记录的是一群特殊背景下的热血青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特殊时期,来到泸州化工厂,开始他们筑梦军工,献身国防的历史。相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精彩的无悔人生。他们在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下,成为新中国火化工事业的开拓者,见证了中国火化工历史的发展与辉煌,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聪明才智,为中国兵器火化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特殊的战士

  穿越时空的隧道,时光逆回到了抗美援朝的特殊岁月。

  1950年9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悍然在朝鲜发动战争,进而把战火燃到了中国边境。为了捍卫新生的红色政权,毛主席等老一辈开国元勋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运动。这时,正在重庆大学化工系三年级上学的学生,听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消息后,无不同仇敌忾,义愤填膺。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志愿军,赴朝抗击侵略者。但是,由于新中国刚刚诞生,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防军工力量十分薄弱,需要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尽快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为了新中国明天的需要,为了抗美援朝胜利的需要,上级规定: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一律留校继续学习,不予批准上前线参战。1951年10月,何俊明、郭光昶、钟嘉贵、郭芳筠、颜亨荣、苏自强、袁良本、曾光义、颜亨孚、何正光、陈正丰、王锦屏12名重庆大学化工系的四年级的学生,接到西南军政委员会通知,立即到西南兵工局报到,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他们被求才若渴的泸州化工厂的厂长董文立抢到泸化厂。时任兵工局的蒋崇璟副局长等领导接见了他们。在充分肯定他们报名参加志愿军的爱国行动后,蒋局长神情严肃的说:“现在要求你们立即到兵工厂去,迅速掌握军工生产技术,努力工作,尽快把数量足够,性能优良,能够有效克敌制胜的武器弹药送到前线去,这就是以实际行动参加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你们也是抗美援朝的特殊战士”!领导的讲话就是战前动员。顿时,十二个同学摩拳擦掌,热血沸腾,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而神圣。1951年10月25日,在志愿军赴朝参战一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他们从重庆乘长虹客轮逆长江而行,来到长沱两江之滨的泸州化工厂,成为一名军工战士,从此掀开了他们献身国防、筑梦军工的人生新一页。

  特别的培养

  泸州化工厂是1938年后,由河南巩县,湖北汉阳和广东、四川的几家老军工企业内迁来川合并,在泸州重新组建的一家兵工厂。主要生产武器发射药等其他化工产品。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限制,这个兵工厂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少,性能差,根本不能生产像样的弹药。解放后,虽然进行了大量辛苦而有效的恢复和改造工作,但是,还是不能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当时对付敌人的坦克,是志愿军抱着成束的手榴弹或炸药包跑到敌人的坦克前去硬拼,许多时候是牺牲了我们的战士,敌人的坦克依旧。因此,前方战事迫切需要工厂立即研制新产品,尽快取得成果,支援前线。

  何俊明、郭光昶等12个新中国成立第一批分来泸化厂的大学生,带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满怀振兴国防火化工的梦想,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泸化厂这个特殊的抗美援朝战场。由于他们是一群特殊的战士,又是我国火化工事业的宝贵人才,上级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使用。刚一进厂,就采取各种特殊措施,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培养。

  工厂为他们专门成立了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对他们进行特殊培养锻炼。进厂的第一天,领导就谆谆告诫他们:你们虽然在后方生产,可仍然是抗美援朝的战士,你们手中的产品,关系着前线的胜败;你们虽然是化工专业的大学生,但没有弹药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到生产一线,边干边学,要虚心拜老师傅、老技术人员、老工人为师,与大家打成一片,不能翘尾巴;大家都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都在为抗美援朝作贡献。为了让他们尽快独当一面,成为技术骨干,厂里还专门为他们请来老专家,老技术人员上课,并让他们参加新产品试制的技术研讨会,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力求在较短时间内独立承担重任。为了充实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工厂的整体技术水平,厂领导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车间和部门,再分到班组,和工人们同生活,同劳动,为抗美援朝出力出汗。

  他们的人生第一感化是身边工人师傅的言传身教。他们亲眼目睹:化工厂劳动强度之大,许多工序主要靠工人肩挑手提,又脏又累,甚至非常危险。可工人师傅们毫不畏缩,毫无怨言,不知疲惫地迎着困难上,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就是为了早日把弹药送到抗美援朝前线;他们亲眼见证,为了赶任务,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节假日照常工作,已经视为常事,并把加班加点获得的工资,全部捐献给抗美援朝一线;他们切身体会:对新来的大学生,老工人关爱有加,手把手教技术,危险岗位总是老师傅抢在前头,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们有一点点闪失。

  正是这些工人师傅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纯朴善良的高尚品德和耐心的言传身教,给他们上了走上工作岗位最生动的第一课,帮助他们很快适应了车间紧张的生产劳动。他们在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一丝不苟的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大家分头把关,对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做好记录,下班后查阅资料,互相交流,集体讨论,求得比较准确的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帮助工段长对工序原始记录表格项目进行修改、补充,并整理出较完整的操作规程,使生产有序化科学化。在一年的实习时间里,他们和工人一样肩挑背扛,吃大苦,耐大劳,出大力,流大汗,从中真正体验到劳动创造的愉悦和实实在在地为抗美援朝贡献一份力量的自豪。

  在这样的特殊环境和特别要求下,他们的进步十分明显。1952年10月实习一年后,他们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承担工厂的生产技术工作。他们参加了试制口径57mm和75mm无坐力反坦克炮弹发射药的任务,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博得前线战士们的欢呼,并受到志愿军回国汇报代表团在泸化厂作报告时的高度赞扬。特别是75mm炮弹发射药,威震敌军,狠狠打击了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其不得不坐下来谈判,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大而直接的贡献。至今,每当提及这一段历史,他们都格外自豪和兴奋。

  巨大的贡献

  抗美援朝时期的特殊磨砺及人生成长的每一步,他们都受到了企业格外的重视和关怀,处处沐浴着党和人民温暖的阳光雨露,他们成为爱国爱厂,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有贡献的企业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的时期,他们一个个在各自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许多人成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企业举足轻重的骨干。

  ——何俊明:1927年12月5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厂副总工程师。1953年,认真钻研前苏联军品质量,改进企业落后工艺,首次生产出符合苏联质量要求的军品,荣获兵工总局颁发“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甲等奖”。那年,他年仅26岁,成为当时轰动全厂,人人羡慕,人人学习的榜样。1964至1967年调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任三等秘书。回厂后历任硝化棉车间主任、基建科科长、工艺设计研究室主任,外援办主任等。1990年离休。2002年病故。

  ——钟嘉贵:1928年6月1日生,中共地下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1955年在泸化厂工作。1955调太原新华化工厂,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1965年调化工部晨光化工二厂,任技术科长。1973年到1975年组织研究推广了橡胶在水泥行业单仓泵密封圈的应用,解决了检修时劳动条件恶劣的难题。1982年组织钻研,将已建成八年,当时全国最大的安氏法氢氰酸装置修改、安装、打通流程,开车成功,解决了生产航空玻璃原料立足本厂的关键技术。1976年任晨光化工研究院技术处长,副总工程师,副院长。1988年离休。

  ——郭光昶:1928年4月24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厂副总工程师。1952年参与试验生产朝鲜前线急需的大小口径无坐力炮弹发射药获得成功;1953年,认真钻研前苏联军品质量,改进企业落后工艺,首次生产出符合苏联质量要求的军品,受到兵工总局专门授予其“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甲等奖”。在组织领导车间双革活动中,试验成功多项新工艺,为生产能力翻番和生产机械化,连续化打下了基础。先后借调到兵工部火炸药局负责汇编火炸药技术文件,借调到兵工部计划局、外事局、筹组民品外贸。出访过十余个国家,出口了十余种化工产品,并引进了五条生产线,获得国家外事局先进工作者奖状。1986年被派往美国筹组某公司并任总裁。在美工作期间,陆续获得60多种产品的出口编号,出口数以万吨的产品到美国、加拿大等,换回数亿美元。1992年退休回国。

  ——郭芳筠:1931年1月9日生,中共党员,曾任总军械部住泸化厂军代室工程师。亲自参加试制生产无坐力炮弹发射药,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巨大威力,重创美军坦克。随后又配合工厂试制生产了多种制式化的高炮和枪用发射药系列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获得国家金质奖。后调进军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后任命为教授,高级保留专家,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和教材奖,荣立军队三等功二次。

  ——颜亨荣:1929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233技校技工部主任,后又任基建科、技术科、工艺研究室、双革办工程师,二科副所长,主任工程师。曾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1964年牵头组建工艺研究室,主持硝化棉和无烟药落后工艺革新改造。新工艺不仅改善了恶劣的生产环境,缩短了过长的工艺时间,更极大地提高了硝化甘油的品质和产量,强化了硝化甘油的安全生产条件。此工艺在泸化厂1974年“4.12”事故后的重建中得到全面应用,受到五机部嘉奖。1975年,根据兵器部对环保工作的部署,对硝化棉废水处理开展攻关工作。主持研究培育了微生物活性污泥替代老旧的石灰石中和硝化棉废水的工艺,使硝化棉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这项研究成果和工艺对当时的兵器工业系统的环保工作是开先河的探索。据此,1981年恢复高级职称评定时即被评为“文革”后最早的高级工程师。

  ——苏自强:1927年10月30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历任发射药车间工段副段长,二科所工程师,从事发射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研究。在三乙基胺合成研究中,将高压法改为气相催化法,取得成功,获1964年国防科委奖。发明球扁药制造新工艺,获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7年12月,获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小口径枪用双基球扁药二等奖”,并被专利局于1988年10月批准发明专利。

  ——袁良本:1928年5月26日生,中共党员。1956年11月调核工业部,任工程师,1958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核工业设计院学习核燃料分离技术,1974年任核工业部827厂化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80年调核科技报情报研究所任《国外核新闻》杂志主编,1986年改任《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中文版》主编,1987年3月——9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文科审校。1988年退休,2013年8月病故。

  ——曾光义:192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在质检部门工作,任质量检验科科长,全质办、质量部任主任工程师。在军品车间工作时,对军品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经验,总结有某发射药的生产技术和轻武器特种弹药的生产和检验两项技术资料,对生产和测试起到了指导作用。在企业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完善实施质量体系及其质量文件,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为军民品争创名牌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借调到上级兵工部门为全行业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参与制定《兵器工业质量管理条例》、《兵器工业检验工作条例》、《兵器工业科研产品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三项法规性文件,组织编制本行业各企业的《质量手册》,组织并参与企业质量体系咨询与评审,组织制定全国火炸药行业30项产品的优质标准、《优质产品评定办法》等等,为兵工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做出巨大贡献。

  ——颜亨孚:1926年10月7日生,中共党员,工厂副总工程师。参加过无坐力炮药的研制和生产,以支援朝鲜前线。参加国家产品试制化定型的试验。编制有关文件,民品选型、试制、生产,如民品硝化棉在1957年质量即名列国内前茅。参加制定、审定硝化棉、单基无烟药有关分析项目的部颁标准。选择工厂主干民品时,除在国内有关省市考察调研外,还参加了1981年由兵工部组团去美国奥林公司,阿可公司考察调研,提交的调查报告对我国火化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何正光:1926年12月10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任工厂副总工程师,主管工厂技术管理、设计,科研、新产品试制等技术改造。曾主持1974年“4.12事故”后,发射药车间新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工作。1985年至1987年组织试制几种金属包装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并建成生产线,满足了外贸需要。1987年至1989年主持硝化棉生产线的改造,初步建立军民分线生产的布局,扩大民品生产能力每年8000吨。2004年4月病故。

  ——陈正丰:1925年10月4日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后任383厂副总工程师。组织领导了发射药车间的双革活动,以双螺杆、卧式胶化机代替压伸机过滤与缸式胶化机胶化,为车间生产能力由每年1000吨提高到3000吨奠定了基础,并为工艺延续化创造了条件。

  ——王锦屏:1928年11月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第六届、第十届人民代表,泸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长期在生产科、工艺技术科、总工程师办公室工作,负责硝化棉制造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工作。1989年退休后,企业留用到2003年,继续参与硝化棉生产技术改造攻关工作。参加或主持通过多次试验和工艺条件的改进,逐步试制成高品质的璐铬硝化棉和喷漆硝化棉,除了满足我国需要外,还出口美国、东南亚等国家,为泸化厂民品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六十年多过去了,这一群以抗美援朝名义进入兵工行列的筑梦人,从青年、壮年到今天的耄耋老人,每个人都是数十年如一日,追求着富国强军的梦想,孜孜不倦的为火化工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试制,为企业的科学管理,为产品的质量最优而拼搏着,奋斗着。他们把火红青春和满腔的热血,贡献给祖国的火化工事业。由于军工事业的特殊性质,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甚至许多年他们与家人和亲友的通讯地址都只能以信箱号告知,真是说得上“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国防火化工事业无私奉献。但是,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骄傲自豪!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新中国火化工事业不会忘记他们,军功章里将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和功绩!

  谨以《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献给这12位军工筑梦人!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

  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

  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

  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

  在共和国的星河里

  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歌颂我

  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

  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编后感:采访并编辑完这些老一辈军工人的事迹后,我激动万分,肃然起敬。我衷心感谢88岁高龄的曾光义老前辈,是他的精诚所至激励我完成这篇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作品。他为了让泸化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再嘱咐希望能留下泸化厂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来厂工作的重庆大学12名大学生的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军工情怀。为了这个历史的记录,他数次给我介绍情况,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他一个又一个的电话询问12个同学及其家属(有3人已故),力求把每个人的情况了解的更加具体、真实;他亲自找泸化厂宣传部的同志,在档案室查找文章需要的每个人的简历;为了让读者一睹12位同学的尊容,他千辛万苦寻找12名同学的合影,通过技术处理,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想方设法留下一张12人的“全家福”;他亲自为作品进行修改斧正,耄耋之年还思路清晰,用词严谨、文笔流畅,字迹端庄。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作风,感化人、教育人、鼓舞人。让我在写作中再次受到触发心灵的教育。感谢您,曾老,祝您幸福安康,长命百岁!(曾宏)

关闭窗口
北化集团银光公司最美银光人 吴迎春:诠释人民兵工精神,巾帼不让须眉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