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科技创新 > 各子集团及直管单位动态

让创新成为常态——记集团公司“党员创新工程示范点”江麓集团二分厂202车间

发布时间:2017-08-10

  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202车间党组织不断健全完善党员创新常态化运行机制,立足生产经营重点,结合车间“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以“微创造、微革新、微设计、微建议”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创新工程,号召党员挖掘金点子,以项目推动工作开展。202车间党组织通过发动全体53名党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累计实施完成“党员创新工程”14项,党员参与率均为100%,所有完成创新项目可节创价值近50余万元,同时在标准作业、工艺创新、成本管控、设备保全等多方面获得显著成效。

  转变观念化身设备保全的“啄木鸟”

  在202车间,有一台原产瑞士的某型号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作为加工主力的设备在多年满负荷的运行下,故障点逐步增加,主板模块、机械手自动换刀、在线监测都出现故障。在2015年底,公司决定对该设备实施大修,通过市场调研,仅更换主板模块和自动换刀功能修复两项,厂家报价达46万元,远超出公司下达的25万元的预算价格。面对这迫在眉睫的“拦路虎”,党员朱利庆、罗军联合公司信息化数控所肖强、林雪玉等人组队,通过机械拆卸维修、电气自动化检查、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信息化所采购、关键零件的自主加工,将原本46余万的设备厂家维修报价,降低到自主维修费用10万,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36万元。这项《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自主保全》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公司首次高精尖设备的自主维修,彻底转变传统观念,鼓励员工自主处理、修缮自己设备的积极性,实现设备维修从“报修”到“我来修”的升华。

  真抓实干打造标准作业“规范工程”

  事无巨细,不分大小,重在发挥主人翁意识。202车间党组织将“党员创新工程”与精益生产工作相结合,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重点,围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创新点,激活党员攻坚克难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

  2016年,随着车间重关零件科研生产任务日益加重,产品精度要求高,对后期总成装配和设备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车间党员组成一支20余人的团队,历经4个月,编制完成《重关键工序标准作业指导书》,该项目的完成,将箱体、离合器缸套、行星齿轮轴等重关部件的加工时间缩短上千小时,质量合格率由以往的70%提升到90%以上,极大降低了质量事故发生率。

  党员们深入一线,以点到面,将党员创新工程的“智慧火花”注入规范标准作业中,一年的时间里,党员们通过对操作方法、加工方法的优化与标准化,《阀体排故标准作业手册》、《阀体装配标准作业》等指导手册,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一改以往班组仅2—3人具备排故能力,转为现在全班11人均具备排除简单故障能力,排故效率提高25%—50%,实现每年减少排故时间150小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操作风险。

  党员急先锋破解谜 团助推成本落地

  2016年初,车间某产品配件一直因检测不稳定,给后续装配带来隐患,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车间党员罗军、卜伟伟、陈灌生、刘枢组团对刀具、产品定位、夹具、毛坯、机加程序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展开拉网式排查,最后找到影响点就在箱体e10mm定位钢套孔位置尺寸精度上,真相大白后,通过对刀具、工装定位进行优化,该产品合格率由改进前的80%提升至95%以上。

  近两年,车间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充分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对车间生产中的工艺难点,生产瓶颈工序,从工艺优化、刀具改进、工装设计等多方面各个击破。其中《左右连接体密封槽加工工艺优化》实现加工时间缩短80%、加工成本降低90%,实现产品合格率100%;《行星轮轴顶尖孔工艺攻关》让产品生效效率提升50%,这些项目的提出与实施解决了车间经营过程中的难点,获得车间员工的广泛好评。

  管理“亮剑” 深挖潜力提升效能

  202车间党组织积极投身业务流程精益化管理工作,向管理薄弱环节“亮剑”。

  车间党组织针对规范工时填报、成本管控薄弱环节,提出《一线员工工时管理》党员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控制、消除一线员工产品工时重报、漏报、错报等现象,规范员工工时管理。同时,制定了《202车间工时管理细则》,对员工分发合格证以及产品报废方面进行管理,加强了车间产品的批次管理,生产管理;对产品的工序、身份可追溯,有利于质量分析统计。

  两年时间里,党组织采取专业授课、实操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对车间员工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围绕质量管理、产品工艺、精益管理、TPM管理、设备自主保全等开展培训共计13次,培训人次达2806人次,不断提高了车间员工的综合能力。(王泽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