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引领未来 |
||
|
||
今年以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20条”指导意见,通过深化科技机制改革、加快产品研发、培育核心技术、构建创新平台等手段,持续强化研发能力提升和资源配置。 强化顶层设计 搭建体系平台 北重集团建立了贯彻落实“科技创新20条”工作组及组织架构,形成了《北重集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20条”措施》。同时,按照制度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对公司科技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北重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北重集团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已完成专家评审,其他各项制度也正按照公司制度建设工作计划有序进行。 北重集团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2017年1月,北重集团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今年3月份,北重集团申报的“内蒙古特种钢及制品检测与测试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正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同时,积极联合自治区十三家装备制造企业、检验检测机构以及科研院所创建内蒙古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创新服务联盟,更好扩展公司在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 转化科技成果 推动工艺创效 今年以来,北重集团依据集团公司军品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要求,明确了促进军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工作思路,重新修订完善了《北重集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北重集团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更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公司聚焦科研生产经营主体,构建知识产权的权利管理、价值管理和工作保障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与科研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2017年,公司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包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公司制定了《北重集团知识产权体系工作建设计划》并报送集团公司,成为首批通过知识产权体系建设评审的16家子集团之一。组织编制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考核材料,并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内蒙古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截至目前,公司申请专利599件,承担各类标准制修订共计22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效发挥了知识成果转化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 北重集团在各个子公司中持续开展工艺设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MPMS、生产线模拟仿真、劳动定额管理系统的优化工作,完成设计工艺性检查软件以及板料套料软件等的试用等阶段性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工艺信息化水平。 加强人才建设 放宽眼界思路 公司修订完善《北重集团科技人员薪酬管理及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加大人才奖励激励力度,构建科技创新人才的良好培育平台,进一步发挥两级带头人等人才作用。同时引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公司70后、80后总师、副总师人数在逐年增加。 除了巩固传统的国防技术方向的创新项目,今年开始,北重集团把眼界放宽,对包头市、自治区级的一些科技项目也加大了争取力度。 由内蒙古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批审的“承压高温用无缝钢管超声检测方法”已正式立项,并已基本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今年重点推进的无人机试验计量校准领域合作事宜,邀请中科院、航天院、南航等专家教授进行调研交流,编制了《无人机产业计量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坚持技术创新 拓展新型技术 北重集团持续健全完善基于市场化的科研管理体系,对科研项目管理、科学技术奖励、标准化、计量检测管理、档案工作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强化科研统一管理;持续推进《北重集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20条”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探索推行项目总师(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制定《北重集团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师)负责制管理办法》;建立项目申报指南制度,结合“十三五”科技规划发展方向,每年制定项目申报指南;制定科技投入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科技投入的月度统计和管理工作,确保公司科技投入可控。 今年上半年,北重集团进一步强化科研项目管理,确立46项重要攻关课题,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全年确立了35个防务产品科研项目、6个民品科研项目及34项工艺科研项目。(郭馨泽)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