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轮播

北京奥运会,为了那点燃激情的15秒

发布时间:2018-12-25

  回首盘点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不凡历程和重大事件,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理应成为我们每位中国人、兵工人难以忘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大事。作为共和国的红色长子,人民兵工为这场国际盛会提供了从绽放绚烂的火炬、焰火,到环保的闪光飞碟靶;从运动弹、礼炮,到空气净化器、特种装备,以及焰火燃放等资源及技术保障。更难忘的是,我们作为开幕式主火炬点传火装置研制安装项目技术团队,更亲身设计和参与了开幕式中奥运圣火的点火仪式。虽然时间已经过去10年,但留在记忆深处那短短15秒依然光鲜亮丽、恍然如昨!

  勇于担当 红色兵工紧急受命

  2008年的7月,天气酷热难耐,举国上下翘首期盼的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9日,北京市有关领导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管奥运会主火炬点火及特效焰火工作团队来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晋东公司实地考察。原来,他们在寻找点传火装置研制厂家时,却因技术要求高、时间紧迫、艺术创意难实现等原因进展一直不顺利。开幕式日益临近一筹莫展之际,奥运烟火团队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家玉向总导演张艺谋推荐了晋东公司。

  众所周知,奥运圣火的点火方式历来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是开幕式最具悬念和神秘色彩的“包袱”。这个任务非同寻常。接,还是不接?尽管我们面对的是闻所未闻、史无前例的技术难题,尽管距离奥运会开模式不足20天的时间,但“救场”如救火,作为承担做精军工烟火药技术使命的红色晋东人,我们责无旁贷、勇于承担、绝不退却!

  经过充分考察沟通及技术对接,7月13日,奥组委给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达了任务书。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项任务,责成时任副总经理杨卓,兵科院副院长、第三事业部副主任赵毅负责,全程跟踪协调指挥此项目,并要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赵毅随即和晋东公司迅速组织成立专项领导组、研发项目组、保密保卫组以及现场实施团队,制定了严密的保密保卫方案,层层签定了保密责任状,研制工作悄无声息地紧急展开。

  开拓创新 勇于担当铸就“金牌”

  两天后,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来到晋东公司,就点传火理念创意、表现形式、技术要求和我们作进一步研讨对接,被命名为“08项目”的总体要求逐渐清晰明朗具体:首先要体现“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确保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还要突出“圣火”之“圣”字及其纯洁性、真实性,实现点火过程中的“传”、淡化“燃”、杜绝“爆”;不仅要求火焰高度0.5m受控,无烟、无火星、无残留,确保点火人员的安全,还要震撼、强化视觉效果,以调动现场观众的热情;不仅要实现分段燃烧速度可控,从慢到快到更快,又要符合艺术家创意和观众审美要求;不仅要求具有双通道功能,保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点火效果,确保可靠作用,还要点火系统要经受强风、高强度雨淋的考验等等。特别是奥运会运营中心创意、安保团队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充实、变化,我们的设计思路也在不断更新、调整、变化。项目组成员不分昼夜,全力攻关,在极短时间里设计了十余套代号为“祥云”的点火方案,经过一轮轮药剂选型、现场试验、结构确定、工艺固化、环境考核及评审论证,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期间,北京市领导刘淇、赵凤桐,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等人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和鼓励。集团公司时任总经理马之庚多次来电询问“08项目”进展情况;时任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国清专程来晋东公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08项目”工作,并指出:“这是一项事关国家荣誉,事关兵器形象的重大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成功,不许失败。”

  8月8日晚上8点,从体操王子李宁点燃主火炬的瞬间开始,到主火炬升腾起熊熊火焰的“15秒”,圣火合拍着中华民族“四大发明”的光辉荣耀和改革开放30周年巨大成就的铿锵脉动,游龙般的火焰快慢相宜、环绕而上、色彩绚烂,霎间,高高的主火炬升腾起妙曼火焰,照亮了鸟巢,照亮了北京,照亮了神州大地。我们从亿万观众的笑脸上读出了成功的喜悦,这是授予中国兵工人至高荣誉的无形“金牌”。

  攻坚克难 兵工精神绽放异彩

  为了这“15秒”,我们基于掌握的无硫、无木炭、无烟等特种功能药剂研制、精准控制药剂延期时间等先进技术,优选绿色环保、性能优异、作用可靠的材料,开展相关试验数百次,耗用数百公斤烟火药剂,模拟大雨、大风、高温等不同气候条件技术状态,解决了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药剂选型、分段燃速控制、过渡接口、火星溅落、加固封装等10余个技术问题。

  为了这“15秒”,时任兵科院副院长、第三事业部副主任赵毅担任总指挥,坚守在设计试验现场,协调相关兄弟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解决了研发试验用部分原材料稀缺、新型药剂安全性能测试等问题,并和我们一起出思路、想办法。我们白天设计加工,晚上安装试验,晚上0点以后分析总结当天工作,并向奥组委汇报沟通后,再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凌晨3点多休息,早上8点工作,连续20天每天睡觉不到5个小时。在鸟巢,我们一起接受层层安检,攀上鸟巢顶端60米的高空安装作业,为了减少下巢“方便”次数,一整天不吃饭、少喝水,还要忍受白天的高温日晒,晚上的潮湿难耐。

  为了这“15秒”的悬念“包袱”,所有参与项目的200余名科技、管理、试验、安保人员,充分发扬与身俱来的默默无闻、低调实干的保密精神,认真履行安全保密责任,严密对外封锁消息,时刻警惕防御来自外界的观看、拍照、采访行为,就是同事之间聊天都“顾左右而言他”,确保了项目始终在表面风平浪静下暗流涌动、快速推进。

  这“15秒”,广大兵工科技人员按照主火炬点火仪式的艺术构思,集思广益、集体攻关、大胆创新,严守火工行业安全红线的同时,敢于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现艺术创意,巧妙地将点传火技术和烟火特效集于一体,不仅燃速快慢相间相宜配合天衣无缝,且释放出极具美感动感的焰火特效,达到了精彩绚丽、美轮美奂的视觉震撼力和渲染现场、调动气氛的艺术效果。

  这“15秒”的成功,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兵工坚守初心,致力于做精军工核心技术、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印证;是广大兵工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团结求实的结果,更是我们践行“把一切献给党”人民兵工精神的体现。(潘会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