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成员动态

“授人以渔”为中非友谊添彩
——北方公司下属北方国际埃塞铁路机车车辆当地化组装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2018-09-05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其践行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广泛合作,对推动沿线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与非洲国家的国际合作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相关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促进了当地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而且培训了一支优秀的生产队伍,构建了适应当地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埃塞铁路机车车辆当地化组装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8年1月1日,随着一声长笛,一列满载集装箱的货运火车从吉布提NAGAD车站缓缓驶出,这标志着亚吉铁路正式进入了商业运营阶段。作为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既是“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内的典范项目,又是中非“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具体由其下属北方国际承接)为亚吉铁路提供了35台电力机车、6台内燃机车、30辆铁路客车、1100辆铁路货车等各类铁路机车车辆,各机车车辆不仅以国内成熟车型作为原型车,而且根据亚吉铁路的线路特点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充分满足了亚吉铁路的车辆使用需求。

  亚吉铁路不仅实现了中国的“装备输出”和“标准输出”,而且作为运载集装箱的车型——铁路平车,是由北方国际与埃塞大型国有工业集团METEC(在原国防工业组织基础上组建而成,业务涵盖军品和民品领域)合作组装完成的。当地化的生产组装不仅帮助埃塞提高了生产制造水平,而且培训了一支优秀的生产队伍,构建了适应当地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从“郁郁葱葱的草地”到“堆放整齐的场地”

  直到现在,建设者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组装厂的景象:用于存放平车车体的场地郁郁葱葱,长满了各种草类:用于组装生产的车间废旧机械杂陈,布满了厚厚尘土。第一次见到负责组装厂的厂长SOLOMON上尉时,他淡定地说:“这就是埃塞,这就是我们的国家,这里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的最好的礼物”。在佩服他们乐观主义天性的同时,北方公司的建设者也感受到了后续工作需要面对的压力和困难。

  平车车体在运抵现场后到用于组装前需要进行存放,一般性的做法是停放在存储线,存储线与组装车间有轨道连接。面对相差甚远的实际条件,几经勘察场地,最终确认采用先平整场地,再利用废旧轨枕和铁轨进行存放的方式。当一辆辆平车车体运抵现场,停放在场地上的时候,这片曾经“郁郁葱葱的草地”变成了现在“堆放整齐的场地”。

  作为组装生产的核心场地,废旧的组装车间也需要大的升级改造。清理废旧机械,清扫垃圾灰尘,是让车间恢复能力的第一步;搭建连接储存场地的轨道,改造米轨轨道,修建水平轨道,使得车间外的平车车体能够运进来走出去,并能组装完成后在水平轨道上完成出厂试验;做布局图,安装组装设备,分配组装工具,接风引电,让车间具备了完成所有车辆组装生产工序的能力,整个组装厂蓄势待发。

  从“手把手教学”到“一支优秀的队伍”

  培训是进行组装生产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开始组装工作前,北方国际组织当地员工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按照不同的工序,先对铁路平车整体知识进行培训,再对不同的工作组所特定系统进行培训,从系统图、零部件清单到组装用到的设备、工具等全都进行详细讲解。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现场组织所有当地员工进行实践学习,对系统主要零部件进行逐个辨识,对螺栓、螺母等小部件学习测量和辨识方法,对各长度、间隙等尺寸学习测量规则,对各组装设备、工具学习实践使用方法。逐个系统,理论加实践,真正做到了“手把手教学”。

  完成了培训的当地员工信心满满,满怀期待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组装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在组装工作开始时仍遇到许多麻烦:螺栓与垫圈不匹配,部件间隙过大,制动风管密封不够,铆接设备使用不当,力矩扳手扭矩调节错误……频繁出现的不当操作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导致组装初期的进度十分缓慢,再加上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最初的组装速度只有五天一辆车。为了应对现场的各种不利因素,北方国际加大现场指导力度,将有经验的专家指派到每一个工作组,跟进组装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手把手教学”,加上当地员工的操作经验也逐步累积,组装过程中的错误率大大降低,组装进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一次,负责生产管理的总工TADESSEN拉着整个现场指导团队,走到前一天组装完成的车辆存放线附近,兴奋地数着一辆辆车身上标记的出厂日期,说道:“你们知道吗,我们昨天一共出厂了五辆车,是五辆!我从为法国人修建的铁路工作开始,从来没有这样干过活,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效率”。TADESSEN年过花甲,从亚吉米轨铁路开始就一直从事铁路行业,已有四十余年的铁路车辆相关经验。看到老先生满脸的兴奋,我们心中也无比地骄傲。TADESSEN感慨地说:“我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我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确实是,从最初的每辆车用时五天,到后面的每天组装五辆车,他们确实是一支优秀的生产队伍。

  从“我要喝咖啡”到“我可以加班”

  咖啡起源于埃塞,埃塞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咖啡和保持最古老咖啡文化的国家。每天上午十点放下手中的工作,坐在阴凉下品尝一杯咖啡是当地员工特定的习惯。但是对于现场的组装工作而言,这十分破坏每日工作的连续性,不利于制定每日工作计划和保证工作进度。因此,在组装工作开始初期,当即向当地合作伙伴的管理团队提出该问题,并要求终止每日咖啡的习惯。合作伙伴的管理层理解并支持了该项决定,但是在员工中的推进却遇到了困难。大多数人不理解,有些人跑来质疑为什么取消他们喝咖啡的权利,甚至有些人围攻现场指导团队。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禁止工作时间喝咖啡的政策还是推行了下去。

  除了喝咖啡方面的管理条例外,北方国际在现场指导的过程中,还协助当地合作伙伴编制了全套的生产管理规程,从生产管理办法到安全生产作业守则,从作业指导书到产品质量检验办法,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制度上的约束管理,而且是全体系的生产管理规程。但是,当地合作伙伴的管理团队认为制定的管理规程过于严谨,未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在每日工作中、每周工作例会中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争执,有些时候甚至遭受到了他们的围攻质疑。真理贵在坚持。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上至管理团队,下至各工作员工都一致认为,只有坚持遵守生产管理规程中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质量,保证生产安全。

  当组装工作进入后半阶段的时候,每日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都趋于稳定,工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各方面的生产管理也呈现出了良好的状态,所有的这些条件都为组装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一天,由于车辆倒运的需要,车间需要加班进行组装车辆的单车试验,原计划是挑选单车试验组的员工留守加班即可,但是当大部分员工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默默地留了下来。在跟他们的交流中,他们表达的相当一致,都是“中国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会十分珍惜,我们都可以加班”。听到了他们吐露的真实心声,对比过往的一切,这些可爱的当地员工确实有了极大的蜕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北方公司下属北方国际的当地化组装项目为埃塞的国家能力建设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对当地员工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征途上,埃塞铁路机车车辆当地化组装项目必将为中非友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方)

关闭窗口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18-08-15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18-08-15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