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力资源 > 兵工英才

以实际行动诠释“顶梁柱”——记奋战在应急生产一线的新华人

发布时间:2020-02-2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一大批兵工人

  战斗在抗疫一线

  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

  战“疫”群英谱


  今天,让我们走进

  北化研究院集团新华公司

  去了解那些奋战在

  应急生产一线的新华人

  墙外是紧闭的店铺,是严防的社区,是冷冷清清的街巷,墙内却是冲压机隆隆作响,缝纫机嗒嗒运转,防护产品唰唰入箱……抑制心中的不安,舍弃团聚的温暖,“有召必应、作战必胜”成了很多新华人在这个别样春节里的关键词。截至2月22日,已是他们连续奋战的第34天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华人“逆向而行”,1月20日,作为我国防护器材的专业生产企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新华公司果断启动防护口罩应急生产工作,防毒衣、防毒面具、空气净化器也陆续启动生产。领导带头、部门联动、职工赶工,公司先后于1月28日、2月9日分两批向武汉捐赠了价值300万余元的防护和空气净化类产品,其中,空气净化器1000台、防毒面具2000套、防护口罩10000只。截至2月21日,新华公司已累计生产防护口罩超过100万只。

  他们提高站位,靠前指挥

  疫情当前,时间就是生命。除夕当日,新华公司紧急传达了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相关文件及批示精神,成立了公司疫情防控及应急生产工作领导组,公司主要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1月30日至2月3日,公司先后召开3次专题协调会,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措施。公司总经理、疫情防控及应急生产工作领导组组长王林狮说,“疫情当前,领导干部就是要走在前,做在先,我们不上谁上。”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他多次带领领导组的其他成员开展现场办公,一旁是工人们紧张的生产,一旁则是他们为解决应急生产突发状况而忙碌的身影。王勃,是新华公司疫情防控及应急生产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连日来,他带领部门骨干,协同公司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推进落实公司疫情防控及应急生产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防护用品的调剂和捐赠等诸多事宜。自公司应急生产启动以来,他已经很多天未和家人团聚了,问及他疫情过后的最大心愿,他说,“陪老婆和孩子好好吃顿饭吧”。

  他们攻坚克难、推陈出新

  防护口罩,并不是新华公司的主导产品,疫情发生后,公司迅速将军用技术转入民用领域,对现有厂房进行紧急改造,重新购置缝纫机45台,包边机3台,改造完成了符合标准的口罩生产车间。但尉伟华说,“山西省目前还没有KN95过滤材料的生产线,原材料的采购,才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他是这次应急生产中负责生产组织的公司领导,肩上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说这话时,他眼中始终透露着一份坚毅,这份坚毅是对新华人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心。“疫情期间,原材料管控、运输道路管制”,他说,“我们的同志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保证了生产原料的不断供应。”轮流蹲守、化整为零、蚂蚁搬家,是不屈不挠的新华人在这场战“疫”中攻克原料供应难题的法宝。

  解决了原料的供给问题,产能的扩大也是一项棘手的任务。“不管借用、还是购买设备,想尽办法,保证质量、增加产量”,这是武旭光近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新华公司防护器材分公司是防护口罩生产的主战场,为了打赢这场硬仗,作为总经理的他,每日亲临各个生产现场,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武建文是新华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的总经理,他所在的分公司承担着防护口罩的模具制作及下料工作,应急生产启动以来,他一直在一线组织生产,并在与工友们的反复地探讨和实践后,迅速制作出了“多腔冲切模”,一次产出口罩料片百余个,有效提高了口罩下料的生产进度。为尽快扩大产能,新华公司积极开发外围产能,不断挖掘自身能力,短短20余天的时间,公司迅速将防护口罩的日产量由1000只提升至70000只。

  “疫情期间,人手短缺,但应急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这对我们公司的生产协调、运营调度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王辉说。为了打赢这场阻击战,防护口罩生产链条上的每个新华人都在忙而不乱的高效运转。为保证口罩质量,由公司副总经理赵继军牵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委托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对口罩的防护水平进行了检测。为确保产品出厂合格,计量测试中心的人员每天坚守岗位,做到所有材料日清日结,所有检测结果不过夜。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设计人员加紧技术攻关,优化产品设计,助力疫情防控。目前,具有佩戴舒适、气密性好、防护效果优以及重量轻等特点的新型防护口罩,已初步完成设计。

  他们加班加点、共克时艰

  走进防护口罩生产车间,你会发现,工人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有的却佩戴着并非自产的防护口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说,“省一个,是一个”,说话间,她手中的缝纫机还在飞快地运转着。在口罩还是急缺物资的紧要关头,这句简单的回答,却透露出新华人愿将它们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人的拳拳爱心。新华公司防护器材分公司党总支书记薛改萍说,“大家从未提及报酬的事情,很多同志都是在即将启程返乡的时刻被紧急召回,大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面对媒体采访的需求,眼球布满红血丝的武旭光总是摆一摆手说,没啥好说的,都是应该的,工人们最辛苦,继而又投入紧张的生产中去。

  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是每位奋战在应急生产一线新华人的标准配置。下料、裁断、分拣、打包,装备制造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孙春丽及分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和一线职工携手并肩、埋头苦干,张贴在厂房内鲜红的国旗和党旗是他们心中最动人的颜色。眼下,突击任务紧急,很多工作环节需要临时补位,装备制造分公司木器分厂厂长李冀、党员刘艳丽、杨晋波、高淑玲、杨虹等同志,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主动承担起技术把关、设备维修等工作,大家并肩奋战、尽心竭力。接连加班、无法陪伴,面对年幼孩子的不解和疑惑,防护器材分公司过滤元件厂厂长徐国华说,“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再大一些,他会懂的。”“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不喊累,我这不算什么”,她叫徐丽华,是过滤元件厂检验组组长。日行20000多步,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成了她在这个春节的常态,由于单位离家较远,很多时候全靠中午的一桶泡面扛着。王钧,防护器材分公司滤毒罐厂党支部的一名党员,自公司发起突击生产防护口罩任务起,他不仅坚持在生产一线承担分厂口罩加工设备的维修工作,每天开工之前,都会早早等候在工房门外,为分厂加班人员测量体温,工作之余,还会对工房的每个角落进行消毒,他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及应急生产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还涌现出不少执子之手、共赴战场的“夫妻档”,王永琦、高艳清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丈夫王永琦说,“我是共产党员,疫情当前,往前冲,这没啥好犹豫的。”在完成公司下达的紧急订货任务后,他又投入到口罩包装任务当中。妻子高艳清在接到应急生产任务后,也毫不犹豫地立刻响应,迅速组织班组人员投入生产工作。夫妻俩相信,家人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工作岗位的坚守,就是以一己之力对一线防疫人员最有力的支持。

  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严肃认真、有条不紊,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新华人加班加点、恪尽职守,新华人共克时艰、义无反顾。

  他们严防严守、筑牢防线

  平日里略显刺鼻的消毒制剂,而今却成了每位踏入厂区职工心底最安全的味道,喷向空中的消毒液体,在阳光下变幻出的“彩虹”,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应急生产期间,公司保卫部坚持每天对进入厂区的职工进行体温测量,对公司各厂门、重点生产单位、办公区域进行喷淋消毒,为公司营造健康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

  内有众人奋战,外有病毒隐患,如何为奋战在应急生产线上的新华人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是公司副总经理杨大伟在这场战“疫”中的首要职责。严控人员范围、严格门卫管理,严控会议活动、减少人员流动,加大排查力度、保证信息畅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防控意识,杨大伟说,“每个新华人都是一道屏障,如果每位职工都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我们的防线就能守住。”

  这里是许多人难以探访的军工企业,这里有一群可爱勇敢的兵工战士。疫情袭来,你害怕吗?日夜赶工,你不累吗?但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危难关头,国有企业就是要争当“顶梁柱”,顶得起、顶得住!危难关头,兵工人就是要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踏出公司的大门,街道依然冷清,但就像春天一定会到来一样,战“疫”也总有胜利的一天,这是每个“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新华人的必胜信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武重集团开展“智造争先 强国有我”主题党日活动
江麓集团开展“兵工青年跟党走 革命薪火代代传”主题团日活动
光电集团光电股份架起“党群连心桥”开创“我为群众办实事”新篇章
辽沈集团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共联共享共建共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