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客户端:技战疫,国防科技工业有能力有担当

发布时间:2020-03-27

  他们平时忙碌于卫星上天、“嫦娥”奔月、核能研发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又以另一种姿态忙碌着。提起国防科技工业,我们常常想到卫星、火箭、核能等先进技术和大国重器。当他们与疫情正面相遇,会发生什么?

  近日,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了解到,作为我国科技产业中一股特殊的力量,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技术优势,为战胜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妙用核技术

  疫情初期,许多一线人员面临一个问题:医用防护服不够用。尽管各地加急生产,但有一道工序很费时:防护服出厂前必须消毒灭菌,这道工序一般通过环氧乙烷灭菌的化学方法来完成,时间需要7到14天。对于与病毒赛跑的一线人员而言,这个时间太过漫长。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缩短时间?国防科工局提出,可否利用核技术进行辐照灭菌替代环氧乙烷灭菌方法,并征求专家意见。专家分析认为,通常情况下,一箱防护服四面通过15分钟的钴-60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射线照射后,即可完成辐照灭菌。辐照灭菌可以使医用防护服灭菌时间缩短为1天左右,而且无残留,不用担心辐射安全问题。

  随后,国防科工局联合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了辐照灭菌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论证相关工作。论证通过后,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委托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组织辐照企业起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并由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印发通知执行。很快,辐照灭菌实现规模化应用,国防科工局动员全国辐照加工企业为疫情前线医疗物资提供免费灭菌服务,中核集团等企业辐照灭菌后的医用防护服紧急发往武汉。

  核技术在处理医疗废物等方面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新冠肺炎治疗会产生大量医疗废水和医用垃圾,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医疗废水辐照后,产生的强氧化物质可与水中的污染物和细菌相互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消毒灭菌;采用辐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不用像传统消毒灭菌方法那样需要对废物包装进行拆解,从而避免二次交叉感染。

  据了解,在公共卫生方面,核技术还有许多用武之地。比如利用射线与共生菌相结合的技术,通过“以蚊治蚊”方式,阻断登革、塞卡等病毒传播,从而实现虫媒和虫媒病的防控等。

  此外,为满足口罩、防护服需求,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兵器装备集团等国防科工企业利用自身设计制造技术优势,紧急研制和生产口罩机、用于防护服加工的压条机等设备。

  北斗高分齐上阵

  “10天建成一座医院”,这是疫情之下的中国速度。当武汉知音湖畔的一处树木覆盖区域变成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时,有一颗远在太空外的“眼睛”在观测和指导施工。

  据了解,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国防科工局重大工程专项中心调整了高分卫星任务,为现场施工提供遥感观测。对此,高分卫星任务管理项目团队规划高分七号卫星在轨测试任务,认真核算高分卫星运行过顶时刻和立体成像载荷的前后视相机成像工作任务,统筹星地资源编排卫星业务测控计划、地面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计划,为全程观测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不仅高分卫星观测,北斗卫星定位也派上用场。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建设现场,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有了北斗,即使在环境复杂的场地,也能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为两座医院的建设争取时间。

  北斗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基于北斗系统的“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多次降落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将医疗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中。这些无人机不仅有北斗高精度定位,还接入了中国电科集团研发的智能无人运投管控系统,只需在卫星影像上精确选点,规划航路信息,一键起飞和降落,实现无人化智能控制和精准投递物资,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还有更多技术出现在了疫情一线。比如,兵器工业集团夜视研究院基于红外技术,研发大范围全自动红外人体测温系统,测温效率每分钟约500人次,精度±0.3摄氏度,可随时监测人群温度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红外测温设备需要用到黑体辐射源等重要部件,中国航发集团航材院积极开展红外体温计校准设备研制,在春节期间迅速制定完成详细工艺计划。

  信息多动人少动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大数据、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些信息技术也被国防科技工业用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通过“信息多动人少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他们发展工业互联网等“线上”“云上”平台和应用,构建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新模式。比如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公司联合中石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口罩生产企业和原材料企业的网络化供需通道,并汇聚行业专家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产线咨询、工艺指导、产能提升等服务,帮助企业“找材料、补设备、找专家、提产能”。

  他们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造新的连接方式,让“办事不接触”“服务不见面”。比如,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信息智慧政务团队研发智慧政务一体化商事登记秒批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商事注册登记的“远程受理、一网通办、秒批办结”;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凭借自身在航天电子技术领域的积累,聚焦智能感知与信息服务,研发航天云智掌上移动办公平台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解决自动化办公等问题。

  疫情仍未结束,科技战疫不能停。国防科技工业以其自主创新的传统和攻关会战的决心,为疫情早日画上休止符、生产生活秩序早日恢复正常继续贡献科技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海波、通讯员杨璐)

  【战疫日记】“超级武器”诞生记

  1月24日,大年三十

  这是个特殊的除夕夜,一家人宅在家看春晚。当看到疫情防控节目《爱是桥梁》时,女儿突然问:“妈妈,刚刚主持人说这是一场战斗,你们能造出打败病毒的‘武器’吗?”听后,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现在缺的是防护服、口罩,我们好像有劲使不上,看着干着急。

  2月3日,正月初十

  告急!告急!前方防护服严重告急,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防护服出厂前消毒灭菌时间长,化学解析需要7—14天,时间不等人啊!今天局里开了一个部署会,张克俭局长在会上提出:是不是可利用核辐照灭菌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系统工程司去征求专家意见,专家说,辐照产生的电磁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抑制或杀死细菌,方法应该可行,而且消毒灭菌时间能缩短至1天左右。听到这个事,我很兴奋,看来抗疫战场上军工也有用武之地了。

  2月6日,正月十三

  今天遇到拦路虎了。有专家提出,“辐照确实能杀死细菌,但也可能会破坏防护服本身结构”,“万一医疗部门不认可怎么办,现在还没有相关标准”。我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会不会技术路线走不通?张建华副局长提出到北京的辐射技术企业和辐射行业协会调研,以更好地推动工作。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月9日,正月十六日

  已经是第五天了,辐照灭菌技术还没有结果,同事和专家们正在加班加点想办法解决问题。上午10点,突然喜从天降,系统工程司的同事告诉我:“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辐照灭菌终于成功了,而且符合新制定的医疗标准……”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今天是正月十六,想起了一句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月17日,正月二十四

  今天武汉快递小哥的故事刷屏了,他连续二十多天住在仓库,招募志愿者“组局”接送医护人员。战疫路上,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尤其令人感动。快递小哥说,“他现在送的不是快递,送的是人命”。我突然感觉,我们现在造的也是“救命武器”。

  2月24日,二月初二

  下午,收到一份报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4家单位完成139万余套防护服辐照灭菌并运往前线,开启了大规模应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上,领导对这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发挥了大的作用。

  晚上,我把好消息告诉了女儿,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作者:杜莹,系国防科工局综合司综合处处长,全国三八红旗手)

查看原文

关闭窗口
国资委网站:复工后兵器工业集团重点机床项目第一炉铁水出炉2020-03-27
编织疫情“防控网” 跑出生产“加速度”——东北工业集团复工复产一个月纪事2020-03-24
求是网:兵器工业集团首台全自动口罩机成功下线2020-03-23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36台森林消防车辆按期交付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