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 兵工文苑

人民兵工自力更生 仿制九二式步兵炮和炮弹

发布时间:2020-06-03

  1941年1月13日,我军在侯集与郓城中间的潘溪渡,打了一次巧妙的伏击战,全歼了日本鬼子一个小队,在缴获的许多战利品中,特别让大家高兴的是那门九二式步兵炮,虽然炮已不算新了,但在那时能得到这么一件重武器,应该说是桩喜事。可是随同这门炮“参军”的只有六、七发炮弹,要是这几发炮弹一打光,炮便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装备。

  冬天,冀鲁豫军区八分区首长给了所属修械所和炮弹厂一项任务,试制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

  相关档案和《星火燎原》(全集第6册209页)记载。当时兵工厂一无机器、二无原料,只能修理枪械和造些手榴弹。步兵炮的炮弹什么样许多人还没有见过。党支部便发动工人讨论,全场一百多名工人,大部分是从部队挑选来的战士,觉悟高、劲头足,他们亲身经历过没有炮的困难,听说要造炮弹,情绪特别高,都说“什么东西都是人造的,过去咱们造的手榴弹哑火,现在不是个个开花儿吗!”一些老工人却认为不是那么简单。正好在这时候军分区曾思玉政委来了,他带来了军区首长的指示,一再鼓励我们动手,还说“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是兵工的老传统,只要大家想办法,困难吓不倒人,人倒是可以征服困难,你们不但要有勇气造炮弹,还要有雄心造炮!”这一番话说得大家信心倍增,于是后勤处党总支决定:炸弹厂继续生产手榴弹,修械所全力投入试制炮弹的工作。炮弹壳用旧的,弹头用破轧花机上的灰生铁回炉,信管里的雷汞从废炮弹信管里挖取。经过无数次试验,一点点摸索,突破了重重难关,最后终于试制出三发炮弹。

  通讯员送来了信,要到李典庄去试炮。第二天一早,程重远和赵连成等几名工人,抱着三发炮弹到达指定地点,只见曾政委和七团长龙世兴已经到了,潘溪渡缴获的那门九二式步兵炮也蹲在那儿。曾政委笑着说:“你们到底把炮弹试制成功了,我看既然走出第一步,将来就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试射开始了,目标是对面土坡上那座小庙。“当”的一声,炮弹飞出去了,阳光下几十双眼睛眯缝着看,盯着弹着点,等了半天听不到爆炸声,接着叫放第二炮,仍然不见回音,第三发又放出去了,还是没个声响。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引信管卸开,秘密被揭开,原因找到了,原来是撞铁的滑道太粗糙,弹簧太软。不到三天,改进工作完成了,还是那个试验场,还是那个目标。炮弹飞出炮口“轰”的一声巨响,小破庙被掀掉了一半儿,工人、炮手几乎同声地喊着“炸了!炸了!”从此生产炮弹成了主要任务。由于敌人对根据地封锁很严,造炮弹的各种原料仍靠自己解决,动员民兵去扒敌人的铁路,把铁轨抬回来锻弹头,到处搜集破铜铸弹壳。最难解决的是雷汞,幸好八公桥战斗搞到伪军孙良成部一个兵工厂,弄到一本有关军火生产的小册子,张所长和老赵等日夜研究,试制雷汞。把敌人扔下的瞎火炸弹卸开,放到财主家蒸酒的大锅里蒸,炸药溶成液体慢慢流出来了。每当敌人的飞机投弹之后,许多人向弹着点奔,炸了的拣碎片,没炸的抬回来,根据地的群众听说瞎火炸弹和弹皮用处大,也动员起来去拣,雷汞、炸药、钢铁就这样的解决了。开头每月平均生产十发炮弹,随着原料增多技术熟练,后来每月能生产三十多发了,以后又集中力量生产八二迫击炮弹,两种炮弹最多时达到月产100发。

  由于战斗频繁,从潘溪渡缴的那门炮渐渐的磨损了,于是上级给兵工厂下了新任务:仿造九二式步兵炮。这时兵工厂也发展了,隶属冀鲁豫军区兵工部领导,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说造炮就造炮,先做了个炮筒,给那门老炮“换了装”,接着就仿造全套的九二式步兵炮。三个月以后一门崭新的九二式步兵炮出厂了,这炮的炮筒是火车大轴挖成的,座力簧是蓝牌钢打成的,密封甘油是从蓖麻中提炼的……一切都是“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先后造出了四门炮,它随我军转战南北,参加攻城夺镇,立下了赫赫战功!

  四门炮中的一个“兄弟”,还曾经“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里,他虽然显得粗糙与陈旧,但他令人深思,令人鼓舞,令人骄傲!(刘 左 作者单位: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西北兵工调研点揭牌暨“人民兵工精神在陕西”专栏正式上线
江山重工集团:组建民兵应急队伍,支援襄阳战“疫”情
百年北机 大批参观者走进这里感受人民兵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