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山中的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雲南省教育扶貧記

    發布時間:2020-07-07

      到今年為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在教育扶貧道路上行進了21年。

      從1999年,用40年所慶節省下來的錢在雲南省石屏縣建設希望小學起,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始終牢記強軍報國的責任和使命,盡最大努力和最大可能持續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構建了黨委領導、工會實施、榜樣帶動、全員參與的幫扶工作機制,形成了建設希望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培訓教師隊伍和資助貧困學生為一體的教育扶貧工作發展格局,為貧困地區盡快改變貧窮落後面貌作出了突出貢獻。

      1999年12月5日動工,2000年6月1日,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他臘希望小學竣工。此後的歲月裡,研究所始終關心關注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不斷改善校園環境和辦學條件,不僅實現了集中校點辦學目標,還先後給學校增添了微機教室、圖書室、樂器器材、體育器材以及兵工食堂和學生宿舍,為學生逐步解決了上學必備的物質基礎和條件,讓他們能夠安心在明亮的教室學習,能夠享受到與其他地區孩子們一樣的學習環境。

      在基本的物質條件解決後,隨著對希望小學持續關注力度的加強,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將關注的目光聚焦於師資力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素質的提升方面。研究所和當地教育部門溝通協商後,創造性地提出加強隊伍培訓的想法。在不影響學校教學工作的前提下,與學校共同研究制定了教師培訓方案,培訓內容為計算機知識、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校際交流等。通過學習培訓,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及課程教學經驗帶了回來,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整體提升。同時,借助北京市優質小學優秀的教師資源,通過錄制公開課、教師前往他臘小學進行課程展示、他臘小學教師進入北京市優質小學學習、交流等多種方式,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雙方課堂注入新的氣息,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品質。

      研究所還發揮榜樣力量帶動職工參與扶貧。在多年堅持教育扶貧的感召下,開展教育扶貧已成為廣大職工的普遍共識,涌現了楊玉仙捐建希望小學等先進事跡,有力促進了教育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和持續開展。截至目前,全所共有17個支部、團青小組和76名職工對他臘小學的148名學生開展了“一對一幫扶”。

      此外,研究所還在學校開展美育工作,定期在他臘小學舉辦書畫展覽、比賽,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選修課,在校園內修建“美育”主題宣傳欄等,陶冶孩子們的藝術情操,切實通過美育為孩子們涵養一顆“美麗心靈”。

      “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相對於物質扶貧的幫扶方式,樹立志向、培養信心的精神扶貧才是真正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舉措。近幾年,在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逐漸實現、物質上的貧困已經得到基本解決的形勢下,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逐漸調整扶貧方向,採取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方式繼續探索教育扶貧新模式,以激發當地學校的內生動力。

      其中之一便是支教活動。自2018年起,研究所已經嘗試開展了三次支教活動,由研究所科研人員、網絡管理人員等前往他臘小學開展為期兩周的支教活動,內容涉及兵工精神、國防知識、坦克裝甲車輛發展史、天文、安全等多方面知識,為孩子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為當地教師培訓電腦、網絡知識,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

      此外,研究所還開展了點亮希望的北京行活動。2019年夏天,研究所初步探索邀請他臘小學師生到訪研究所參觀、學習、交流,並帶領他們參觀兵器展廳、坦克車輛試驗、天安門升國旗儀式,參觀故宮、長城、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紀念館以及清華、北大等地,讓孩子們深切體會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並樹立起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

      如今的他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取得顯著提高。教師規模由原來的7人發展為21人,班級規模由原來的6個教學班發展為10個教學班,可容納住校學生400人,升學率由原來的89%提升到100%,教學質量由原來的全鎮排名第九提升到現在的全鎮第一、全縣第二,連續多年被石屏縣評為文明示范學校。2020年是他臘小學建校20周年,研究所決定在他臘小學捐建國防科普展室,以鼓舞孩子們的愛國之心,樹立起遠大的報國之志。從物質扶貧,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站在科技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高度,結合自身人才、技術、資源密集的優勢特點,本著“幫扶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的原則,為高質量打贏教育精准扶貧攻堅戰作出屬於自己的貢獻。在不懈努力下,2009年,研究所被評為“集團公司定點扶貧先進單位”,2014年,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定點扶貧先進單位”。(賀才兵 馮江蕊 劉 燕)

版權所有: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內容管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黨組宣傳部)

技術支持:中國兵器工業信息中心 京ICP備05038394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