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成員動態

一機集團復工復產取得良好成果

發布時間:2020-07-07

  自復工復產以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開足馬力,員工們揮洒汗水,堅決把因疫情影響的進度搶回來,生產經營、科研工藝、質量安全、精益管理等各項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果。

  前端和後方攜手,一切為了完成目標任務

  自復工復產以來,工藝技術部門充分發揮系統牽頭作用,以產品流為中心,轉變服務方式,解決生產現場出現的各類工藝技術和管理問題36項﹔完成17型科研產品工藝性審查、標准化審查和工藝路線設計工作,組織開展工藝准備工作,完成21型產品的工藝規程編制,設計制造600余套工裝夾具,進一步保障科研產品研發進度。針對生產過程出現的窄口工序、技術瓶頸,開展工藝改進與創新140余項,進一步緩解生產壓力,提高產品制造質量和效率,為全年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奠定技術基礎。

  質量安全環保部門積極保障生產運營,堅持服務在一線、服務在現場,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產品質量,持續發揮質量系統監督督查作用,主動對接各分子公司,對三分公司、四分公司、六分公司等13個單位開展產品驗收2730項1650次。對瑞特公司、宏遠電器公司、北方實業公司等15個單位進行過程質量、產品實物質量等監督檢查,為產品質量提升奠定基礎。同時對重點在線產品,確保各工序及時驗收,試驗工作順利進行。積極推進各項安全專項整治任務,開展了高空墜物、人員違章違規行為和“三大殲滅戰”等專項整治,各業務部門專業檢查查處隱患問題486條項,查究違章行為57起,進一步清除了盲點、補住了縫隙、消滅了隱患,為連續安全生產運行300天提供有力支撐。

  問題導向,精益改善提升管理效能

  一機集團聚焦高質量發展,以精益管理突出問題為導向,深入挖掘和解決生產和管理流程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企業“生產鏈”和“管理鏈”各環節不斷優化。截至目前,有46家單位申報了90項精益改善項目,助力公司價值鏈各環節管理能力的改善提升。堅持以保質量、提效率、降成本為目標,以生產線的“連續化、自動化、柔性化、數字化、少人化”建設為重點,針對相關產品制約重點裝備產品的效率、質量、成本、安全等薄弱環節,組織開展精益生產線建設。進一步提高班組在安全、質量、生產、成本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水平,班組生產交付、質量、成本、安全等指標100%達成。年度合理化建議提案率300%、參與率100%、實施率95%,實施完成率95%以上,人均節創價值3000元以上。

  保生產拓市場,高質量發展腳步堅定

  1—6月份,一機集團各單位大力推進各項重點經營工作,軍品主業自制生產提速,重點民品板塊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推動了公司整體經營的平穩運行。三分公司積極克服因疫情影響生產不連續、突擊加班生產情況多,售後服務形勢嚴峻等生產實際,保障生產高位平穩運行,各項經營指標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四分公司在總體任務量增幅14%的情況下,主動尋找生產窄口,以大師工作室、技術研發室為依托,提升窄口工序、窄口設備的生產效率,軍品整體已完成全年任務量的54%,其中自制件完成55%。民品進一步開拓市場,產值增加120.7%,創歷史新高。六分公司從產品科研試制源頭提升自制率,緊盯定型產品,將長期外委的等離子、線切割、表面處理等工序調整為廠內路線實現自產,公司生產經營穩步推進,主營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5%,成本費用率同比減少1.40%。北方創業公司全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整體經營穩步向好發展,主要經營指標全部實現預期目標,銷售鐵路貨車整車1584台,順利實現“雙過半”。橋箱公司提升外部市場開拓能力,激發自主經營活力,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00.8%,完成年度預算目標值67.27%,其中行業市場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200.54%。(王曉紅)

關閉窗口
《企業家日報》:銀光集團TDI產業鏈逆勢攻堅 5月盈利1400余萬元2020-07-06
《企業家日報》:銀光集團發布國內首個 《硅氧烷聚碳酸酯 企業標准》2020-07-06
《甘肅工人報》:銀光集團發布國內首個《硅氧烷聚碳酸酯企業標准》2020-07-06
人民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成甘南縣決勝脫貧攻堅的“助推器”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