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0年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瀘州北方公司實現經營質量和效益穩中有進、創優發展的重要一年,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為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公司全方位加強成本管控,從工藝創新、物資採購、材料消耗、燃料動力、外協加工、人工成本、質量成本、期間費用、優惠政策等多方面齊抓共管,落實管控責任,細化管理措施,精准措施要求,促進降本增效。 其中,通過創新煤炭採購模式,根據近兩年的平均消耗和蒸汽成本與供應商談判飽和蒸汽結算價格,按飽和蒸汽結算倒推原煤價格,可進一步大幅降低採購成本。按4∼12月預計採購7萬噸原煤計算,可降低成本560萬元﹔在金屬燃油箱生產過程中,油箱上下蓋所用鋼材及零部件成本佔油箱總成本的72%左右,通過引入材料供應的競爭機制,並針對國六新標准油箱的零部件採購價格進一步細化成本核算,預計全年可降低產品成本180萬元﹔充分利用直購電交易政策,通過密切跟蹤每月生產經營情況,研判後期生產計劃,適時調整直購電交易電量,避免偏差考核,年度預計可節約直購電費用162萬元。 材料消耗與燃料動力成本分布在生產過程各個細節之間,公司嚴格梳理並制定具體措施,精准施策。其中,針對棉漿消耗高的問題,由以前的開放式人工接棉、投棉改為密閉系統操作,減少棉漿損耗約1.5%,同時對成品粉碎除塵器由布袋除塵改為脈沖除塵,不再產生尾風料以提高產品得率0.5%﹔針對溶劑回收能源超耗問題,對脫除的混合液密度、活性炭烘干時的熱風溫度、烘干時間、乙醚蒸餾過程中的冷卻水溫度等都做出精確的數值指標,以實現“克煤必省,度電必爭,滴水必節”。 針對重點成本項目,公司深化精益管理加強管控,公司各單位科學組織,精心安排,織密成本管控網,確保全面完成重點成本管理節創目標。(趙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