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新聞客戶端:坦克、機器狼!央視記者實地測試閱兵裝備 |
||
|
||
9月3日,我國舉行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作為新時代國防工業的重要展示,智能化、無人化、信息化的新型裝備集中亮相,成為本次閱兵最大的亮點之一。它們的背後,折射出“新質生產力”在國防工業領域的加速涌現。 此次受檢閱的45個方隊中,全部使用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不少為首次公開亮相。在第一個駛過天安門廣場的地面突擊方隊中,100坦克不再是單純的“鋼鐵巨獸”,而是集信息感知、火力控制和多域防御於一體的智能作戰平台。 從機械化到信息化、智能化,我國主戰裝備經歷了怎樣的技術躍遷呢?《經濟半小時》記者在一處特種車輛試驗場,見到了正在測試的,我國自主研制的輕型坦克——VT5,它被譽為“戰場上的獵豹”。 中國兵器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款坦克的速度能達到每小時70公裡左右,在國際上也是一個比較先進的水平。除了高速機動,VT5還具備強悍的越障能力——崖壁、壕溝,它都能輕鬆跨越。 作為我國第三代坦克的代表之一,VT5憑借優良的操控性和人機交互設計,打破了人們對坦克“笨重難開”的刻板印象。 依托先進的傳動控制系統,坦克能夠像陀螺一樣在原地完成轉向,完全沒有轉彎半徑,從而大幅提升復雜環境下的突防與生存能力,其操控、機動能力都比以前的坦克更加絲滑。 除了優異的動力和越障性能,VT5的火力配置同樣強悍。不但是炮塔頂部裝備的高射機槍威力驚人,還能夠有效攔截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和各類無人機。 在實戰中,這門高射機槍還能換裝為遙控武器站。 這樣一來,坦克乘員無需探身艙外,在車內就能完成瞄准與射擊,大幅提升戰場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相比傳統坦克,VT5系列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它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全數字化設計——不再隻是鋼鐵戰車,而是一台數字化作戰平台。能夠與無人機、智能彈藥實現協同作戰。 更重要的是,數字化讓坦克擁有不斷進化的可能。這不僅是坦克形態的演變,更是未來作戰方式的一次深刻變革。 《兵器》雜志副主編 肖寧:今年的這個閱兵,我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就是向智能化發展,智能化其實從整體的方位上來說,武器裝備的各個角度的應用是很廣泛的。 從陸地到海洋,從深海到空天,經歷了機械化、信息化的接連跨越之後,中國的主戰裝備,正在全方位向智能化躍遷,重塑未來戰場的力量格局。 在今年的閱兵現場,另一類新型裝備同樣引人注目:機器狼無人作戰平台,能在復雜地形中機動自如,分工明確,成為未來戰場上的“鐵甲戰隊”。 機器狼,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智能化無人裝備,它們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和多傳感器,能夠在復雜環境中自主行動。《經濟半小時》記者參與了一次實地測試。在測試中,機器狼集偵察探測、精准打擊、綜合保障於一身。 中國兵器科研人員:我們的偵察狼搭載了紅外、可見光、激光測距等傳感器,負責前突偵察、目標搜索識別、目標跟蹤定位。 中國兵器科研人員:我們的打擊狼搭載了制式槍械,負責精確狙擊,火力壓制。 綜合保障機器狼,是“後勤擔當”。在戰場上承擔應急救援、補給輸送等任務。 在無人裝備作戰體系中,“分工”與“協作”緊密交織,共同支撐起高效的戰斗力。 依靠全面升級的感知系統,機器狼可以快速避障,還可以自主導航實現24小時無人化值守和智能化巡邏巡檢。 中國兵器科研人員:它能夠在無衛星定位的條件下,通過一個多模態傳感器的信息融合,實時精確地對機器人本身的位置信息進行定位,從而實現規劃路徑的導航,來完成我需要達到的任務目標。 另一款XT70機器狗則具有高負載、高越野能力,無論是鑽管道還是爬樓梯,都表現出卓越的性能。 中國兵器科研人員:它可以搭載各種各樣的模塊,機械臂可以進行抓取、開門的一些作業。 整個的感知系統有激光雷達、多光雲台、深度相機等進行編組,由一個雲邊端的終端控制系統去進行多條機器狗的協同作業。 長期從事國防工業與裝備發展研究的包明認為,今年閱兵場上集中亮相的新型裝備,並不是“橫空出世”,而是源於新中國幾十年持續構建的完整工業體系。 軍事專家 包明:這些新武器裝備的出現,它的基礎就是來源於我們強大的國防工業,來自於我們強大的工業制造。這個根基得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從一開始就建立了全世界門類最齊全的工業,包括國防工業。 |
||
| 關閉窗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