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群工作 > 企業文化 > 兵工文苑

光電集團平光公司張躍進:懷川大地“沁園春”

發布時間:2020-09-09

  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恢宏的氣勢,博大的胸懷令大家折服,但“沁園”在哪裡?“沁園春”詞牌名的由來卻是鮮為人知。其實,“沁園”的確切地址就是現在的焦作市博愛縣磨頭鎮北和許良鎮南這片千年的竹鄉裡。

  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庄為其女兒沁水公主劉致在封地沁水縣(屬河內郡沁河北岸)興建了一座園林,史稱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到了漢明帝的兒子漢章帝年間,大將竇憲的妹妹被冊封為皇後。竇憲倚仗自己是當朝國舅,橫行不法,大肆兼並土地,並且看中了風景幽雅的沁園。於是,出低價強買沁園。沁水公主懾於竇氏的威勢,不敢計較,於是竇憲便將沁園佔為己有。

  後來漢章帝出行,路過沁園,指著沁園問竇憲,竇憲支支吾吾地不敢應答。後來章帝知道了竇憲奪園的事情後,極為震怒,召來竇憲嚴厲斥責說:“現在連尊貴的公主的田園尚且被你兼並,一般小民的田產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國家誅棄你竇憲,隻不過像除去一隻孤單的雛鳥和一隻腐死的老鼠罷了。”章帝要治竇憲的罪,竇憲非常恐懼,後來靠他當皇後的妹妹百般求情,才得以幸免。章帝勒令竇憲將沁園歸還了沁水公主。雖然這次因為皇後的緣故,沒有治竇憲的罪,但從此章帝不再重用竇憲。

  這件事在南朝宋范曄著的《後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列傳第十三》中是這樣記載的:“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田,主畏逼,不敢計。後肅宗駕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喝不得對。後發覺,帝大怒,召憲切責曰:‘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憲大震懼,皇後為毀服深謝,良久乃得解,使以田還主。雖不繩其罪,然亦不援以重任。”後來有人作詩諷詠這件事,樂工創制成《沁園春》曲調,這便是詞牌“沁園春”的來歷。後來,也用“沁園春”泛指公主的園林。

  關於“沁園”的歷史記載很少,現存沁園的資料也是片言隻字。《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覃懷志》、《懷慶府志》、《辭海》、康熙三十二年版《河內縣志》,也隻提供了大概的方位距離:“沁河北岸”“沁陽城東北三十裡”,沒有沁園的詳情和佐證。多年來,我們隻能透過唐風宋雨的朦朧和戰火硝煙的迷蒙,遐猜她的幽靜,夢想她的恢宏。

  遺存的元代耶律遜《過沁園有感》的詩:“昔年曾賞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明代王鐸的《移居》詩:“棲托東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淚,兵火剩殘生。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也隻是給我們現代人留下了一個殘美的沁園憾境。但值得慶幸的是,詩中提到的“竹”,把我們對沁園的境想,擴展出一個新的視野。依據諸志提供的方位距離加上王鐸、耶律遜詩中的“竹”,很明顯,沁園遺址限定在了博愛縣磨頭鎮北和許良鎮南這片千年的竹鄉裡,把我們先前對沁園的臆想變成一片具象。

  看看《後漢書﹒竇憲傳》和《辭海》的記載和解釋,沁園的全稱應為“沁水公主田園”。所謂田園,絕不是公園和園林的概念,應為耕讀、休閑、居住相結合,既有田園風光又有園林景色的地方。所以,這就讓傳說的沁園,出現了一個質的改變和佔地面積的擴展,更把朦朧的沁園,演釋出一片貼近生活的沁園。漢明帝劉庄(顯宗)共有11女。永平三年(60年),封五女劉致為沁水公主,婚配東漢開國元勛鄧禹之孫高密侯鄧干。傳說她是一位歷史上少見的冷面美人,性格雅靜,賢寂、善良,文弱,一生中難有幾次笑容。如何給公主找一位如意郎君,除了郎君個人素質外,還要尋找一個適合公主性格的自然環境。於是顯宗皇帝,踏遍山山水水,最後選定沁河北岸這片竹林。而這片竹林,北依太行,南鄰沁河,富饒,幽靜,明朗,祥和。“矮屋曲籬間,綠竹黃花綺”“地在無塵境,人來不住天”“筠篁突淇澳,風景勝江南”。據說周文王稱此為“天下大陽居”,正與公主的性格天然匹合。於是,漢明帝派百官監管,動用千名勞工,一個多月便將沁園建成,作為公主的陪嫁,可見皇帝的格外恩寵,也創造了驚人的建筑速度。同時,也讓我們順然提出質疑,一座偌大的沁園工程,別說古代,即使現代化的速度一個多月也很難完成。因此必須說明,這片竹林,原本就綠林滴翠,泉溪遍流,依山傍水,溝壑起伏,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盆景。所以隻需要幾座亭台樓閣的點綴,省工省時,足以成為美麗的景致。也恰恰照應了“沁水公主田園”之說,把傳說中的沁園,回歸到了田園風光和亭台樓閣相溶的別樣美麗。

  博竹苑景區佔地1300余畝,正是博愛縣磨頭鎮和許良鎮的結合處。所以,這讓我們很容易猜定,這裡會否是沁園遺址所在地?而且與諸志中的三十裡距離特別吻合,也正處於沁河北岸,與耶律遜、王鐸詩句“竹”的定義更無須解釋。景區邊的胭粉庄村,據傳說和原地民辦主任魏美智的論證,正是漢代給沁水公主制造胭脂和香粉的作坊。同時,魏先生又有新考證,離景區正南三裡處,王堡村附近,發現沁水公主公爹鄧震的墓塚。園區內西湖也曾有漢代墓跡和漢代遺跡的出現。

  沁園的遺失,沁園的迷離,沁園的美麗,演繹出沁園春的詞牌,千余年來給多少文人墨客帶來憾然和仰慕,也正因為這些,才有了韓愈、李商隱、元慎、崔是、耶律遜、許衡、干隆、竹林七賢等一大批歷代名人,在清化這片竹林裡留下了不朽的吟詠,也給沁園和這片竹林蒙上一縷神秘的顏色,給後人留下濃濃的文化資源。

  在中國大詞典裡,在中國870多個詞牌裡,唯獨沁園春是一個有根可循的詞牌。毛澤東一曲《沁園春﹒雪》的千古絕唱,更使沁園的影響推向了頂峰和極限,也給沁園的文化內質和文化外質,充足了不可估價的無形資產。

關閉窗口
相關鏈接:
統一思想 落實行動 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各單位學習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重點工作部署推進視頻會精神
東北工業集團蓬翔公司PX90YQ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被認定為山東省首台(套)技術裝備
東北工業集團一東公司黨員創新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